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济学家茶座.总第四十四辑(2009.6)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9051422
  • 作      者:
    金明善主编
  • 出 版 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为什么要学经济学、克己复礼,走向低碳经济、从金融危机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别总拿个人所得税说事儿、间谍也是生产力?(下)、60年,在边缘、大国的学者心态、8我的美国学生及其眼中的中国经济、早年留学的经验(下)、真正的大学选修课比重应在一半以上、哈佛经济系的研讨会、追忆经济学诺奖逝水年华(下)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在2006年毕业生的谢师宴上,郭誉森教授曾经就人类婚姻的未来和学生进行过交流。在黄教授的问题之后,郭教授认为这个问题和人类婚姻的未来这个问题相似,并向黄教授介绍了他的观点。
  从自私的基因的角度,每一个人总是希望自己的基因能够遗传下去。女性不会养错自己的小孩子,但男性会。女性的生育能力受到限制,而男性的生育能力受到的限制比较少,因此,男性有滥交以将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的倾向。从理论上讲,作为男性的最优选择是自己只负责播种,将抚养小孩的责任丢给女性。而现实是,尤其在古代社会,单靠女性一个人无法将小孩子抚养长大,从基因成活的角度讲,男女双方组建家庭共同抚养小孩子成为男女双方不得不为之的选择。
  但男性害怕自己养错小孩,因此,家庭就成为男女双方相互承诺的地方。男性答应和女性一起抚养小孩,但要求女性抚养的小孩是自己的。在女性怀孕的前三个月,靠肉眼并无法知晓女性有没有怀孕。因此,传统社会中要求女性结婚前为处女,要求女性的腰要细等均是为了保证抚养小孩是自己的。
  在现代社会中,基因技术已经可以保证男性不会抚养错小孩,但这也同样意味着无论是否组建家庭,男性都无法摆脱抚养自己小孩的责任。因此,家庭存在的基础——男女双方在一起生活共同抚养小孩已经不存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为的婚姻会消失,爱情在,两个人“结合”,爱情消失,两个人分手,如果有小孩子的话,两个人共同出钱出力抚养。
  这时,黄教授插了一句,只要有感情存在,人类的婚姻就不会灭亡。我插了一句,我们应该从交易成本的视角看待婚姻问题。郭教授的回复是,感情就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方法。
  (三)
  在科斯、贝克尔、张五常、威廉姆森等人的贡献下,我们对组织及其规模的认识得到了飞跃。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组织之一的家庭,同样可以用组织理论进行分析。
  家庭作为一个组织,组建及其规模是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权衡的结果。其中,交易成本涉及专用资产、交易频率、风险与不确定性等众多维度。就家庭组织而言:(1)向市场购买的交易成本与交易的次数成正比;(2)交易成本和市场交易的风险相联系。
展开
目录
【卷首语】
黄有光 为什么要学经济学?/001

【国是我见】
翟华 克己复礼,走向低碳经济/004
王勇 从金融危机中我们学到了什么/007
宋小宁 别总拿个人所得税说事儿/014
赵刚 间谍也是生产力?(下)/019
曹安南 60年,在边缘/024

【学界万象】
荆林波 大国的学者心态/028
詹宇波 我的美国学生及其眼中的中国经济/030
粟庆雄 早年留学的经验(下)/033
顾海兵 真正的大学选修课比重应在一半以上/038

【学问聊斋】
聂辉华 哈佛经济系的研讨会/042
徐秋慧 追忆经济学诺奖逝水年华(下)/046
朱富强 经济学奇才、怪才凡勃伦/053
皮建才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解读/057
刘福寿 “组织社会学”为什么忘了“社会”?/061
高明华 创新能力与创新欲望——“钱学森之问”的思考/065

【生活中的经济学】
郑联盛 汉堡包与人民币升值/068
陈惠雄 山青水不绿:人地关系演化中的新公地悲剧/073
王跃生 供求规律与文化市场的繁荣/078
胡海鸥 不变甚至比多变重要得多/081

【经济随笔】
管清友 拯救美元?/084
俞炜华 人类婚姻的未来/089
李文溥 开平碉楼/092
孙大鹏 善恶环境论与企业文化/096

【经济评论】
陈宪 不能承受之重的出租车/099
高广春 中国房地产业:一头野驴/104
赵红军 亏本的生意有人做/09
冯维江 流动性与社会成本/12
封进 劳动合同法与大学生实习/15
陆铭 为什么要把劳动者变成资本家?/18

【并非清谈】
李华芳 邹至庄方案是否可行?/121
邹至庄 怎样推行实事求是的精神/24
黄有光 诺奖得主的失误及对环保大业的可能危——科斯打破对拥挤与污染课税的庇古传统了吗?/126

【熊出没注意】
熊秉元 私利与公益的起承转合/129

【经济史话】
祝曙光 铁路把日本带入近代社会/131

【他山之石】
邱斌 罗马的气质/35
荣敬本 群众路线不等于群众运动/38
吴崇伯 苏西洛欲将印度尼西亚打造成“金砖第五国”/145
詹小洪 韩国从控制生育到鼓励生育/50
赵世勇 感受美国的劳动力成本/152
李仁君 在日本体验节约型社会/5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