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经济法的理论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7070189
  • 作      者:
    左海聪著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国际经济法的理论与实践(第2版)》是八年来若干专题研究成果的汇集。第一、二章是对国际经济法的概念探析和研究综述。第一章讨论国际法部门的划分问题。该章的研究路径和结论是:国际法传统上分为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两个法律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法有了空前的发展,各国学者对如何将众多的国际法新规范(尤其是国际商法和国际经济法规范)安排进现有的国际法体系发生了分歧,形成了五种有代表的学说或观点——国际经济法特殊部门说、国际经济法独立部门说、大国际私法说、国际商法独立部门说、广义国际经济法说;这些分歧带来了一些实际问题;结合国际法律实践的现实状况,以部门法划分的标准和原则来衡量,只有国际经济法独立部门说、国际商法独立部门说能够成立;国际法应该分为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商法四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在进行上述推理时,笔者提出了一个能包容传统的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的广义国际法概念,并对部门法的划分标准作了细化——从动态的角度看,如果调整某一特定社会领域的法律具备相当规模并具有了自身特别的实体规则、救济方法和救济程序,即应成为一个法律部门。第二章对二十几年来我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的成果从六个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积极肯定了该学科在短时期内所迅速取得的成绩,认为与相邻学科相比已毫不逊色,在某些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亦有胜出之处。该章同时也指出了现有研究五个方面的主要不足。该章预言中国国际经济法学在2l世纪将走向繁荣,获得与美国、欧洲、日本国际经济法学同等的影响力,并讨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主要任务和应予关注的重要课题。
展开
精彩书摘
    20世纪,是人类所经历过的变革最为剧烈的世纪。在遭罹了惨烈的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确立了集体安全制度,各国承诺不再以战争作为解决争端的手段;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赢得了独立,一个由平等主体组成的真正的国际社会终于形成;伴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人类拥有了极为便利的交通和通信、绝对数量急剧膨胀的物质财富,并积极从事着深海、太空和极地的探索和利用;冷战的结束,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功,更使人类在迈向21世纪时对和平和发展充满了信心。<br>    20世纪的剧烈变革,尤其是各国政府间交往以及跨国民商事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使国际法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新的国际法规范。这些新规范,有相当一部分自然地纳入了原有的国际公法或国际私法体系。比如,在调整国家间交往的法律规范中,航空法、太空法、海洋法领域的新发展,条约法、外交领事关系法领域的编纂和发展,都被自然地纳入了国际公法体系;在调整跨国民商事活动的法律中,大量的双边冲突规范、选择性的冲突规范、最密切联系原则以及国际私法统一法等,也纳入了原有的国际私法体系。这些新规则充实了原有的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使其更趋完善。但是,另有一部分新规范,对于它们的归属问题,各国专家和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或看法,并由此引发了对国际法部门进行重新划分的问题。这一部分新规范主要包括两类规范:调整国家间经济交往的规范和调整跨国商事活动的统一实体规范。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论国际法部门的划分<br>一、传统的国际法部门: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br>二、“二战”以来关于国际法部门划分的学说:五说鼎立<br>三、国际法的新部门: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商法<br><br>第二章 国际经济法基本问题论纲<br>一、国际经济法的概念<br>二、国际经济法的渊源<br>三、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br>四、国际经济法的历史沿革<br><br>第三章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回顾与展望<br>一、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概述<br>二、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主要成果述评<br>三、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br>四、21世纪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展望<br><br>第四章 国际条约在中国的实施:理论分析和条款设计<br>一、使国际条约成为中国法的一部分:采纳还是转化?<br>二、条约的直接适用性问题(自执行条约和非自执行条约问题)<br>三、如何解决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冲突<br>四、结论<br><br>第五章 美国贸易法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br>一、导论<br>二、矛盾的体制运作及其影响:以对华贸易待遇为重点<br>三、出口扩张中的激进措施及其影响<br>四、进口救济措施的积极运用及其影响<br>五、较大贸易逆差下中美贸易关系的前景<br>六、结论<br><br>第六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GATT/WTO体制<br>一、国际贸易理论<br>二、GATT体制<br>三、WTO体制<br><br>第七章 WTO对我国法律实践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br>一、“人世”对我国国际法实践的影响<br>二、“人世”对我国国内法律实践的影响<br>三、我国处理WTO法律事务的对策<br><br>第八章 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看GATT和WTO的规则制定<br>一、GATT关于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的法律规则<br>二、WTO关于发展中国家特殊利益和要求的协议和规则<br><br>第九章 多哈回合谈判评析<br>一、多哈发展议程的工作计划、进展和前景<br>二、谈判格局及市场准入谈判<br>三、多哈回合的实体协定和争端解决程序谈判<br><br>第十章 GATT争端解决条款溯源<br>一、双边贸易协议及其争端解决条款<br>二、哈瓦那宪章和GATT中丧失或损害条款的拟定<br>三、GATT第22、23条评析<br><br>第十一章 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性质<br>一、GATT争端解决机制的性质:准司法体制<br>二、客观的评价:一个准司法制度<br>三、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性质<br>四、一个富有特色的司法性体制<br>五、明确机制司法性的意义<br><br>第十二章 WTO争端解决实践综合分析<br>一、拟考察的具体内容及目的<br>二、受理和解决的争端<br>三、协商、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审议及执行程序的运行情况<br>四、起诉方与被诉方情况<br>五、WTO的案件类型<br>六、WTO争端解决实践综合评论<br>七、对我国的借鉴意义<br><br>第十三章 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可适用的法律<br>一、WTO协定的有关规定是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唯一正式适用的法律<br>二、先前的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报告构成事实上的先例<br>三、一般国际法、权威学者的学说的作用<br>四、结论和启示<br><br>第十四章 WTO幼稚产业保护条款探析<br>一、幼稚产业保护条款的沿革及基本理念<br>二、援引第18条A、c节的实质条件和程序<br>三、幼稚产业保护条款与其他保障条款之比较<br>四、中国援引幼稚产业保护条款的若干问题<br><br>第十五章 从印度进口数量限制案看GATT第18条B节的适用<br>一、案情简介<br>二、分析和评论<br><br>第十六章 GATT环境保护例外条款判例法研究<br>一、GATT第20条环境保护例外条款及有关判例<br>二、判例对GATT第20条环境保护例外条款的主要发展<br>三、GATT环境保护例外条款判例法对我们的启示<br><br>第十七章 危地马拉反倾销案评析<br>一、基本事实<br>二、法律问题<br>三、结论和建议<br>四、评析<br><br>第十八章 加拿大专利期限案的法律解释和审理及抗辩特色<br>一、案情简介<br>二、法律问题<br>三、分析与评论<br>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