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知识产权法新解:详析知识产权法的理论与实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446331
  • 作      者:
    杨志敏著
  • 出 版 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知识产权法新解:详析知识产权法的理论与实务》在理论上,首先将知识产权保护对象定调在具有“成果性”要件的信息,即“成果信息”上,然后始终如一地以信息再现论系统而全面地重新阐释了六部知识产权子法,使整个知识产权法在同一理论的支撑下形成内部和谐的统一体等;在实用上,始终结合实务问题进行分析、阐述,让读者能产生现实联想,帮助其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通俗性上,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力回避抽象论述。
    《知识产权法新解:详析知识产权法的理论与实务》设定的读者对象较为广泛,可以是一般大学生和硕博士研究生,也可以是法学研究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展开
精彩书摘
    宙飞船的名称“神舟5号”等赋予新型知识产权的保护(即所谓的商品化权问题),因为这些特定要素也凝集着开发者的辛勤劳动,它们一旦被用于商品上,能刺激并提高相应商品的社会购买力,开发者对此项商业利用行为应享有支配权。
    二、知识产权:一种对成果信息的再现利用行为及其再现利用后所形成的信息有形商品的流通行为加以支配之权利。
    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成果信息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称。知识产权是舶来品,源于英文因此我国台湾学者也译为“智慧财产权”。其中,产权一词是财产权的简称,表达为因某种财产的存在与利用而产生、并由法律确认和加以保护的由特定主体对该财产享有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财产权总体可分为支配权和请求权两种。那么,知识产权人对成果信息享有知识产权,其知识产权究竟在支配什么?其请求权构成又有何特点?过去,人们常套用所有权构成之思维方式,泛泛讲知识产权人享有对智力成果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之权利。正如前述,信息随各种承载它的载体(包括有形物载体或无形媒介)广为传播和交流,从而被不特定的多数人接触,进而为他们同时知晓和占有,且任何一个人的占有不会影响他人的占有。为此,知识产权不具有占有权能。而且,同时占有(即泛占有)可能导致同时利用,这使公开后的成果信息处于一种可能被不特定的多数知晓人同时利用的状态,任何第三人的非法利用也不会剥夺权利人的利用。①这是信息具有公共物品性的必然表现。为了解决公共物品的产出不足,有必要在信息上设定排他性的权利。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知识产权法总论
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一、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成果信息
(一)信息及其特点
(二)成果信息及其特点
(三)成果信息的基本内容
二、知识产权:一种对成果信息的再现利用行为及其再现利用后所形成的信息有形商品的流通行为加以支配之权利
(一)知识产权的实质:信息再现支配权
(二)知识产权独占性的二元结构:绝对独占权与相对独占权
(三)知识产权由禁止权和对价权两权利构成
(四)知识产权对信息有形商品的流通的支配权受到权利用尽原则的约束
三、知识产权的特点
(一)法定性
(二)独占性
(三)保护范围不确定性
(四)地域性
(五)时间性
设问分析1:如何理解成果信息的特点与知识产权的特性的关系?
设问分析2:信息商品上究竟存在着几种权利?——信息商品权利三元构造论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
一、知识产权法的目的、实现途径及其支撑理论
(一)直接目的、实现途径及其支撑理论
(二)最终的发展目的、实现途径及其支撑理论
(三)小结:二元目的之间的关系
设问分析3:知识产权的功能分析
二、知识产权法的分类
(一)著作权法与工业产权法
(二)创作法与标识法
(三)权利赋予型法与行为规制型法
(四)创设型法与援助型法
(五)行政介入型法与非行政介入型法

第二篇 著作权法
第三章 著作权法的理念
一、著作权法的发展理念
(一)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具有“作品性”的信息,即作品
(二)著作权法的发展理念:个性表达的多元化保护一文艺、科学事业的发展
(三)引申运用:解释论导人的必要
二、著作权法的平衡理念
(一)作者与传播者之间的利益平衡
(二)传播者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
(三)作者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

第四章 作品——分类·例示·其它
一、作品的分类与例示
(一)作品的分类
(二)作品的例示
设问分析4:文学角色受著作权保护吗?——兼评续集是否构成侵权问题
设问分析5:关于由“歌曲十歌词”构成的音乐作品是合作作品还是结合作品的分析
设问分析6:实用美术作品的著作权限制——兼回答不能获得著作权和专利权保护的工业外观设计应该如何保护的问题
二、特殊作品
三、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一)中国人的作品
(二)依据参加的国际条约或签订的双边协议,我国负有保护义务的作品
(三)首次在国内出版的作品
四、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
(一)依法禁止出版与传播的作品
(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官方文件
(三)时事新闻
(四)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五章 著作权人
一、原始著作权人
(一)作者 (二)特殊作品的原始著作权人
二、继受著作权人

第六章 著作权
一、著作权的产生——无手续主义
二、著作权的性质——相对独占权
三、著作权的内涵
(一)著作人身权
(二)著作财产权
四、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一)著作权保护期限设定的基本思考
(二)关于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规定

第七章 著作权的行使与作品的再现利用
一、禁止权的行使与(利用前的)许可使用与权利转让
(一)许可权
(二)许可权的限制——拟制许可
(三)转让权
二、合理使用——一种拟制禁止权和对价权共灭之下的自由使用
三、著作权集体管理

第八章 邻接权
一、邻接权概论
(一)邻接权的主体与客体
(二)邻接权的性质与独占范围
(三)邻接权的限制
二、出版者权
三、表演者权
(一)表演者人身权
(二)表演者财产权
四、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五、广播电视组织者权

第九章 权利侵害与救济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
(一)直接侵权行为
(二)妨害权利正当行使的行为
(三)间接侵权行为
二、著作权侵权的法律救济措施
(一)民事救济措施
(二)行政救济措施
(三)刑事救济措施

第三篇 专利法
第十章 专利法的理念
一、专利法的发展理念
(一)专利法的保护对象:具有“专利性”要件的发明创造
(二)专利法的发展理念:发明创造的保护一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产业的发展
二、专利法的平衡理念

第十一章 专利权的客体
一、发明创造
(一)发明与实用新型
(二)外观设计
二、专利性要件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专利性要件
(二)外观设计的专利性要件
三、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一)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二)不授予专利权的技术主题

第十二章 专利权人
一、原始专利权人
(一)专利申请权的归属
(二)专利申请后的专利申请权的转让
二、继受专利权人

第十三章 专利权的取得与无效
第十四章 专利权
第十五章 专利权的行使与专利的实施
第十六章 专利权的侵害与救济

第四篇 商标法
第十七章 商标法的理念
第十八章 商标
第十九章 商标权的取得与撤销
第二十章 商标权
第二十一章 商标权的利用与限制
第二十二章 商标权的侵害与救济

第五篇 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第二十三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十四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制度
第二十五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
余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