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民法总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6290
  • 作      者:
    孙宪忠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有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广义民法与狭义民法、普通民法与特别民法、民法附从法、民法制定法与习惯法之分。从地位上看,民法属于私法,是该领域的基本法。现代民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并出现了若干优秀的民法典,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它们分别影响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形成拉丁法系和德国法系。我国近现代民法典的编纂从清末开始,并在旧中国颁布了仍在我国台湾地区实施的民法典。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经经历了三次民法典起草活动,但未成功。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民法的概念  人与其他动物虽然都来自于自然,但是人与一般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的高度社会化的本质属性:一个人生存一生,必将和他人一起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因而发生各种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既然要一起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就首先需要在人际社会确定各种各样的“游戏规则”,以提倡和鼓励正当的行为,禁止甚至制裁不正当的行为。人际社会的“游戏规则”林林总总,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法律。<br>    ……
展开
目录
第章  民法的意义<br>第节  民法的内涵<br>  民法的概念<br>二  民法的分类<br>第二节  民法的地位<br>  我国民法理论的共识<br>二  市场经济国家的认识<br>第三节  民法的简史            <br>  从罗马法到欧洲大陆民法典<br>二  近代民法的代表          <br>三  近现代民法的三大原则    <br>四  我国近现代民法的发展    <br>思考题                        <br>第二章  民法的结构、渊源、原则及适用<br>第节  民法的基本结构          <br>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民法结构<br>二  中国民法典的结构分析<br>三  民法总则的般知识<br>第二节  民法的渊源与原则<br>  民法的渊源<br>二  民法的基本原则<br>第三节  民法的效力与适用<br>  民法的效力<br>二  民法的适用                <br>思考题<br>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权利体系<br>第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br>  民事法律关系的界定<br>二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br>三  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br>第二节  民事权利的体系<br>  民事权利的本质<br>二  民事权利的分类<br>三  为权利而斗争<br>第三节  民事权利的变动<br>  民事权利的取得、变更和丧失<br>二  民事权利变动的原因:法律事实<br>第四节  民事权利的行使和保护<br>  民事权利的行使<br>二  民事权利的保护<br>思考题<br>第四章  民事主体<br>第节  民事主体的确定           <br>  民事主体的发展筒史与界定标准<br>二  民事权利能力               <br>三  民事行为能力                <br>四  法律人格与权利能力          <br>第二节  自然人()              <br>  "自然人"的法律语义        <br>二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br>三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br>四  自然人的监护制度            -<br>五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br>六  自然人的住所、户籍与身份证  <br>第三节  自然人(二)                <br>  自然人的人身权与民法模式    <br>二  自然人的般人格权          <br>三  自然人的具体人格权          <br>四  自然人的身份权<br>第四节法人()<br>  法人:拟制与现实<br>二  法人的基本类型                          <br>三  法人的民事能力                          <br>四  法人的成立                              <br>五  法人的住所<br>六  法人的分支机构<br>第五节法人(二)<br>  法人的机关<br>二  法人的变更与消灭<br>三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br>四  非法人团体<br>思考题<br>第五章  民法上的物<br>第节物的民法意义<br>  物的基本含义<br>二  物的范围限定<br>三  物的整体与部分<br>第二节物的分类<br>  动产与不动产<br>二  主物与从物<br>三  原物和孳息<br>四  物的其他分类<br>第三节与物相关的特殊客体:财产、企业、动物<br>  财产和物的区分<br>二  企业作为财产权利客体<br>三  动物<br>思考题<br>第六章法律行为<br>第节法律行为的界定<br>  法律行为的意义<br>二  法律行为的发展脉络<br>三  意思表示不自由<br>第六节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br>  成立要件与生效要件的区别<br>二  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br>三  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br>第七节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br>  导论<br>二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br>三  附期限法律行为<br>四  附条件和附期限法律行为中期待权的保护<br>第八节  法律行为的无效、可撤销与效力未定<br>  导论<br>二  法律行为无效<br>三  可撤销的法律行为<br>四  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br>思考题<br>第七章代理<br>第节代理概论<br>  代理的基本意义<br>二  代理的构成要件<br>三  代理的法律后果<br>四  代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br>第二节代理权<br>代理权的取得<br>二  代理权的行使<br>三  代理权的消灭<br>第j节代理的分类<br>  委托代理、法定代理与指定代理<br>二  积极代理与消极代理<br>三  单独代理与共同代理<br>四  显名代理与隐名代理<br>五  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br>六  有权代理与无权代理<br>七  主代理与复代理<br>第四节无权代理<br>  无权代理的基本意义<br>二  狭义无权代理<br>三  表见代理<br>思考题<br>第八章  时间的民法意义<br>第节期日与期间<br>  期日<br>二  期间<br>第二节  时效<br>  诉讼时效<br>二  取得时效<br>三  时效制度的立法模式<br>思考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