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非正规性城市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120825
  • 作      者:
    龙元,王晖编著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龙元,日本名古屋大学建筑学博士(1997-2002),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1987年获国际建筑师协会(UIA)设计竞赛-等奖。
  王晖,日本名古屋大学留学(2007)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博士(建筑设计与理论方向,2008)现任职香港L&O建筑师事务所,建筑师。
展开
内容介绍
  城市非正规性(Urban Informality)一直是国际学术界中的重点话题。它旨在探讨非西方理性城市之外的第三世界城市状况。《非正规性城市》作为武汉市汉正街这一传统商业街区的个案研究成果。集历史性、叙事性记述为一体,从宏观与微观两层面展现高密度极限状况下的真实城市日常生活片段。把握民间自发的城市实践及城市生成演变的机制和策略。《非正规性城市》有助于读者理解大众建筑和城市的欲望与意义,思考中国城市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
  《非正规性城市》可供城市规划、建筑学师生及城市管理者阅读,亦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本书主要内容源于对武汉市老城区——汉正街地区的长期田野调查,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城市非正规性视野下的旧城空间演变模式探讨”的主要研究结果。虽然书中频繁地涉及“城市非正规性”(urban infofmallty)这个概念,但所有的描述和结果远未达到理论的高度——事实上也没有这样的打算。基本上,这是对一个非正规性城市的体验记录,其方法完全基于现象学的立场,通过叙事性(uarrative)的记述,展现汉正街地区高密度极限状况下的真实生活片段与持续的民间城市实践,把握城市自发性成长演变的机制和策略,理解大众建筑和城市的欲望与意义,探索城市未来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
  相比传统上那种聚焦于空间资源、人口分配、城市结构、发展模型等的宏观城市规划,本研究重点是个体及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衣食住行、人际交往,可谓一种解析城市日常生活的微观城市论。微观城市论不以城市全体为考察对象,也不寻求观点的综合性,而是选择一个城市局部,如街区、邻里等微观区域进行深度分析,试图以丰富多彩的大众日常生活解构现代化的“铁律”,以小见大。汉正街就是本研究的实验对象,实验方法则与W.本雅明对巴黎拱廊游荡者(flaneur)。的研究相类似。事实上,城市状况——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现象和经验而非精英们的城市理论教条,恰恰构成了城市认知、空间分析和理论思考的原点。
  汉正街是武汉市硚口区内一条具有500余年历史的著名老商业街,与长江支流的汉水大致平行,呈东西方向展开。历史上此地曾“外江内湖,四面环水,故业能盛”。在民国初年以前,“汉正街”顾名思义乃汉口之正街,也是汉口城市的起源。民国以后,汉口的城市空间随京广铁路的开通而从汉水向长江方向扩展,导致中心外移,汉正街与汉口的关系逐渐逆转。1950年代中期,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几乎宣判了汉正街的死刑。1980年代初期汉正街因锐意改革、大胆创新而再度成为中国中部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一度被誉为“天下第一街”“中国小商品经济的摇篮”。
展开
目录
绪论:非正规性城市思考
关于“汉正街”研究视角和方法的思考
全球化时代“城市非正规性” (urban Informality)的居住福祉法学考察
从日常生活视野看汉正街改造
城市更新过程中非正规建设的过程分析——武汉汉正街的个案研究
汉正街图说——街巷篇
1911年前汉口城市非正规性的历史流变
汉正街:一个非正规性城市
汉正街宝庆住区调查日记
汉正街的街巷系统与街头生活
城市非正规性视野下的汉正街图景
武汉市汉正街形态学研究
汉正街自建居住建筑类型演变初探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