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你对中东贸易了解多少
迪拜在中东贸易中的地位
美丽迷人的城市景观、现代化的交通手段,让人丝毫察觉不到身在沙漠;面积与我国广州市区相仿,2006年创造出了460多亿美元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其中贸易与石油的比重分别为22%和5%。这就是迪拜,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漂在油海上,却是靠贸易打下中东“经济中心”的坚固地基。
迪拜是阿联酋7个酋长国中的一个,位手阿拉伯半岛东端,“五海三洲”的中点。它是中东第一大港,每天通过迪拜转口的集装箱达到几万个,来自世界160多个国家的商人常年穿梭于迪拜与本国,从事商品贸易。通常,进口到迪拜的货物75%转口非洲市场,20%转口周边海湾国家及欧美国家,5%直接在阿联酋消费。通过迪拜转口的货物可到达15亿消费者的手中。
迪拜在阿联酋贸易和商业活动中的地位比上海之于中国更胜一筹。迪拜政府一直实行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没有贸易壁垒,无外汇管制及其管理机构,可以从得到授权的银行无限制地获得外汇,没有征收公司或企业的利润税和营业税的规定,没有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和中间环节的各种税收,利润可以自由汇出。除烟、酒等极个别商品外,其他大部分商品只是象征性征收5%的关税。
迪拜市场的贸易特点
迪拜市场以批发为主,转口贸易、现货交易和订货贸易并存。产品质量和价格分级如下:
(1)质量好、价格高的名牌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在10%~15%,以欧美、日本产品为主;这类产品的利润可以达到20%左右。但这类市场主要由国际财团和大公司控制。
(2)质量中等、价格一般的产品占65%~85%的市场份额,以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内地生产的轻工、机电、服装、Et用等常规产品为主;这类产品的利润可以达到8%~12%;常常由厂家和中小型贸易公司来经营操作。
(3)质量差、价格低的产品占5%~10%的份额,主要以印度和中国家庭作坊式企业生产的一般消耗品为主,这类产品的利润仅仅为3%~4%;以购买库存的形式来完成,主要由生产企业和购买商一次交易完成,中间贸易商很难操作。
迪拜的3类进口商
(1)来自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叙利亚、黎巴嫩等国的商人,常年在迪拜和周边国家以店铺和连锁店的形式来经营。他们的进口量通常占迪拜市场总进口量的55%~65%,产品主要来自欧洲、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内地等,85%~95%的进口交易采用国际订单和国际信用证,现货交易占5%~15%,现金结算。这种商人受穆斯林的饮食和独特生活习惯的影响,一般不直接到中国采购,而是通过迪拜或进口国的贸易公司来完成进货。
(2)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的商人,主要以小型贸易公司和中小型贸易连锁店的形式来经营;他们祖祖辈辈在中东国家生活,基本上突破了语言障碍。他们的进口量占迪拜市场总进口量的25%~30%,产品以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韩国等为主。这类商人压价比较厉害,他们通常利用中国工厂和中国商人之间的价格竞争得利;部分商人已经驻扎到中国内地,采集商业情报后,再向工厂压价,这使得通过他们采购的中国产品普遍质量较差,价格较低。他们的主要进口交易形式为50%订货和国际信用证,50%现金从中国直接购买,不经过中间贸易商。
(3)来自非洲的商人,常年在迪拜进行现金采购。迪拜75%的货物转口到这些商人的国家;由于非洲的国际结算和商业信誉比较差,这类商人在迪拜均以美元或迪拉姆结算。他们一般不到中国采购,而是从迪拜的批发商或码头直接接货,然后转回非洲;这些非洲商人是迪拜市场的主要客户。
迪拜的3类供应商
(1)欧美和日本的生产厂家,通常供应高附加值的产品,价格和利润比较稳定,质量优良。他们以代理和经商的形式与当地商人合作;这类企业的信誉和口碑都比较好,进口商也比较重视与这类供应商的关系。
(2)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部分中国内地企业,通常供应附加值中等的产品,价格和质量相对比较稳定,利润在10%左右。迪拜的大部分货物,如轻工、电器、家具等均来自这类供应商。他们常驻迪拜,以订货和现货并存的形式与当地进口商合作,信誉一直较好。
(3)中国的大部分家庭作坊式企业,印度的一些小企业,主要供应价格低廉、质量较差的产品。这类供应商常不遵守市场规律,为追求一时利润,盲目降价,大量倾销劣质产品,造成市场的恶性循环,自身信誉受损,最后被迫退出迪拜市场。这种做法也给其他中国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迪拜的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
市场的概念很难有明确的界定:有形的市场可能显见于熙熙攘攘的客流,密密匝匝的货物;无形的市场则隐身于大笔的资金流以及物流当中。与其他地区相比,中东的市场多偏向于有形的现货交易。
谈到现货交易,就不能不提到迪拜的传统批发市场——木须巴扎(Murshid Bazar)。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迪拜当局就摈弃了单一的石油经济政策,而是采用多元化发展政策,用工业、贸易、旅游以及金融业的全面发展来带动整个城市和国家的发展。因此迪拜的社会环境相当开明,商业环境也十分宽松。而与迪拜相比,其他穆斯林国家在商业和贸易方面的限制仍然很多,同时因为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尚不健全,周边国家的商人都先把货物进到迪拜,然后再转口到自己国家,或者直接到迪拜的专业市场购买现货。久而久之,旧迪拜市中心拿莎广场(Nasa Square)西侧的批发市场,也就是木须巴扎市场逐渐兴盛起来,成为会聚各国商人和各种货物的一个中转站。此外,近几年来,在拿莎广场的北部以及东北部也逐渐发展起一些专业市场。因此,迪拜市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东市场的一个代表和缩影;而就涵盖的范围和人口来说,中东市场可以囊括阿拉伯半岛、南亚次大陆、西亚、北非以及
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受益人口可达15亿。
中东的专业交易“市场”与国内市场的概念并不相同。这里的“市场”没有明显的标志,没有专门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只是经营者自发地聚集在一处或者一条街上而出名的,因此,迪拜的木须巴扎市场并没有明确的地理范围。这些街边店铺尽管大小不同、装修各异,但是无论对买卖双方还是对整个地区的贸易经济来说,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东和北非的商人热衷于现货交易,客商往往会在一地采购多类商品,因此,商品和资金在木须巴扎市场中的流动非常频繁。为了满足客商的多种需求,店铺经营户往往会在商店里陈列样式繁多的商品,因而中东的店铺有一个特别的名字——Showroom。一旦有一间showroom,客商就会不请自来。所以尽管市场中的店铺租金越来越高,想在这里开设门面的商人还是多得挤破脑袋。同时,为了节省成本,经营户也会在费用相对低廉的沙迦以及阿治曼等地租用仓库。
与数以千计显露在外的店铺相比,还有数以万计的办公室隐藏在市场或者城市的各个角落。一些规模较大的店铺不仅设有分店,还会有带正规办公室的总部。在灯具市场,不少店铺都采用“楼下开店、楼上办公”的形式;也有一些中间商因为只为固定的客商代作采购,规模和人手都不够,所以一间办公室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这里所说的主要是针对店铺,并不包括商务楼中的办公室。
下面我将对迪拜传统批发市场中的建筑建材、汽摩配件、电子电器、五金机械、灯具插座、礼品文具、纺织服装、鞋类箱包以及美容用品九大行业,以及新兴市场——迪拜龙城,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希望能对有志在中东开创一片天地的企业以帮助和启迪。
迪拜传统市场——木须巴扎市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前,迪拜无疑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商业场所,凭借其华丽的建筑、高回报、高增长率、免税环境以及其他许多优势,迪拜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资金的断链,众多投资者都从美梦中醒来,理智地看待投资机会,并且根据目前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而调整投资策略。预计在短期内,迪拜不再会有大手笔的项目启动,但是已出台的项目仍将继续建造,而且从长期来看,不论从文化,还是从经济方面衡量,迪拜仍然还是房产投资者的理想之地。
当前迪拜出台的新项目较少,而老项目的继续仍需大批量的建筑材料,这预示着当地建材市场仍蕴涵商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