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非公司企业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691577
  • 作      者:
    郭富青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郭富青  1962年11月26日生,汉族,河南省开封县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1986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系,1992年于华东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现在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2001年,应邀赴香港城市大学作访问学者。长期以来从事商法学、经济法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商法、企业法、公司法。主要论著作有《合伙企业法论》、《公司法教程》、《企业法》等9部,并在《法律科学》、《比较法研究》、《法商研究》、《法学》、《当代法学》、《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河北法学》、《农业经济问题》、《社会科学家》等刊物公开发表法学论文50余篇。其中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商法精粹》全文转载13次,并有多篇论文获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非公司企业法研究》立足于我国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的企业组织形态这一前提,对非公司企业法展开研究:第一,企业法的基本问题。强调为发挥非公司企业的比较优势,为其营造适宜的法律制度环境,对其生存和发展的意义重大。第二,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主张个人独资企业作为个体经济的组织形式,依法规范组织和行为具有鼓励民间投资和自主创业的作用。第三,合伙企业法律制度。通过对各类合伙企业的特征和内外法律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其运作的法律机制,阐明有限合伙企业筹集风险投资资金的功能。第四,合作社法律制度。通过分析合伙社的组织结构,提出了合作是我国农村双层经济的实现形式,它对我国农村经济走向产业化道路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通常一个国家的企业法往往设计多种企业组织形态,供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加以选择。投资者选择时常常考虑企业的设立条件、法律地位、责任形式和国家的税收政策等因素。然而,这种选择并不是一次选择而定终身,在一定条件下企业形态可以转化。这种企业组织形态的变更,可能是企业自身的经营需要使然,也可能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的结果。
    由于企业的法律形态是适应不同生产方式和所有制形式,以及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商业和法律习惯而形成,因此,企业的法律形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个明显的现象:其一,不仅不同国家之间的企业法律形态存在着差异,而且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企业法律形态也不一样;其二,随着不同国家之间国际经济交流的不断深入和不同法律制度的相互借鉴和融合,尤其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滚滚潮流,导致各国企业形态的趋同化,从而使某种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组织形态成为世界范围内共同的制度文明。例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包括非公司企业的合伙企业和合作社,均是世界各国共有的企业法律组织形态。
    二、企业法律形态的类型
    (一)各国普遍存在的非公司企业法律形态
    1.独资企业。企业由一个自然人投资,企业财产为投资者所有,投资者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这类企业的组织特征是:首先,投资主体具有单一性。投资者只能是一个自然人,因此它不具备联合性,这一点使之不同于合伙企业。其次,单个自然人投入企业的财产仍归该投资者所有,并未与投资者的其他财产发生分离。可见,独资企业自身对其经营管理的财产并不享有财产所有权。再次,投资者直接支配企业,以自己的商号对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承担无限责任。最后,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其主体资格依附于投资设立独资企业的自然人,是典型的自然企业。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企业法本论
第一章 企业要论
第一节 企业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节 企业的法律形态
第三节 企业的法律人格

第二章 企业法概论
第一节 企业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第二节 企业立法演变
第三节 企业法的效力
第四节 企业法的性质与地位
第五节 企业法律体系

第三章 企业结构
第一节 企业的名称与住所
第二节 投资人、经营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
第三节 企业资本与财产
第四节 组织章程
第五节 企业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 公司与非公司企业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公司与非公司企业的关系
第二节 公司与非公司企业制度设计理念
第三节 公司与非公司企业相似制度辨析

第二编 个人独资企业法论
第五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人独资企业法概述
第二节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
第三节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
第四节 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第三编 合伙企业法论
第六章 合伙企业与合伙企业法概述
第一节 合伙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合伙企业的分类
第三节 合伙企业的法律地位
第四节 合伙企业法的概念、特征及效力

第七章 合伙企业的构造
第一节 合伙人
第二节 合伙协议
第三节 合伙企业的财产
第四节 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住所

第八章 合伙企业的内部关系
第一节 合伙人之间、合伙人与合伙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合伙企业经营管理
第三节 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

第九章 合伙企业的外部关系
第一节 合伙企业与第三人关系的性质
第二节 合伙企业的对外代表权
第三节 合伙企业的债务清偿
第四节 合伙企业债务与合伙人的个人债务的关系

第十章 普通合伙企业
第一节 合伙企业的设立与成立
第二节 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
第三节 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程序

第十一章 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第一节 关于特殊普通合伙企业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 特殊普通合伙企业组织特征
第三节 特殊普通合伙企业两种责任形态的配置

第十二章 有限合伙企业
第一节 有限合伙企业的组织特征及其价值
第二节 有限合伙企业的设立
第三节 有限合伙企业的内部关系
第四节 有限合伙企业的外部关系
第五节 安全港条款

第十三章 合伙企业的变更与终止
第一节 合伙企业登记事项的变更
第二节 合伙人财产份额的变更
第三节 合伙人的变更
第四节 合伙企业的组织形式变更、合并与转让
第五节 合伙企业的终止与清算

第四编 合作社法论
第十四章 合作社理念与组织特征
第一节 发展合作社的理念与原则
第二节 现代合作社组织运作的法律特征
第三节 关于传统合作社发展的检讨

第十五章 关于我国合作社的立法思考
第一节 我国合作社立法的必要性及成本分析
第二节 我国合作社立法的法理基础与立法指导思想
第三节 我国合作社法的性质与立法的体例
第四节 关于我国合作社法基本构造的设想
第五节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评析

第十六章 合作社公司化趋向论析
第一节 西方国家传统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原因剖析
第二节 西方国家新一代合作社公司化的运作机制及法律特征
第三节 西方国家新一代合作社公司化发展趋势的评价
第四节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合作社公司化的回应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