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立高等学校法律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699436
  • 作      者:
    湛中乐等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湛中乐,1964年生,湖南省汨罗县人,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曾赴日本、美国等地访问研究。1996年美国新闻总署“国际访问者计划项目”学者;2000—2001年美国“富布莱特”项目高级访闭学者。曾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作主题演讲或评议。
    现担任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政策与法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人大法工委行政立法研究组成员等。
    主要学术成果:
    著有《现代行政过程论一法治理念、原则与制度》、《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法治国家与行政法治》、《行政调解、和解制度研究》等。主编《人学自治、自律与他律》、《高等教育与行政诉讼》、《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专题》、《依法行政培训教程》、《公安行政法》、《环境行政法》、《行政许可法的理论与实践》等。副主编的有:《中国司法审查制度》、《行政执法与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中国九十年代行政法治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等。在法学、行政管理学、教育学、人口社会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等教育立法之不足和缺陷日渐凸显,由此反映在高校治理过程中的法律问题也暴露出来,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学生诉高校的方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而强烈的关注。此时,高等教育领域的行政法问题历史地摆在了行政法学界面前,这既对行政法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挑战,又使行政法学获得了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的机遇。近年来,对高等教育领域行政法问题的关注程度渐高,研究力量渐强,学术成果渐多,成为行政法学的新的亮点。对高等教育领域中行政法问题的探索历程并不长,也许只有七八年的时间,但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公立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公立高等学校中科研和教育任务的对象是学生。高等学校中学生的法律问题甚至较教师之法律问题更为复杂。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享有宪法上规定的受教育权,这是一项可以在范围上延及高等教育的基本权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享有各种权利、承担各种义务,而学生之间甚至自身的权利义务还可能产生相互冲突及限制之情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且就其招录、开除、退学、颁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等问题,目前已经形成了许多司法判决。最后,学生权利的救济也呈现出行政与民事途径并立的情形,并且亦涉及校内申诉、校外申诉、行政诉讼等各种救济途径,使得这一领域的法律问题更为复杂,我们只有在对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作出清晰的前提性假定时,才能着手厘清相关的法律关系。本章拟就公立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作一概括性的分析。
    首先,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享有各种权利、承担各种义务,这是理解公立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基础,也是处理具体教学管理行为所带、来一系列法律问题的法律实践切人点。与公立高等学校教师的权利义务相似,学生的权利义务同样呈现出双重属性:一方面,学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享有普通公民所共有的一般权利、承担普通公民的一般义务;另一方面,宪法赋予学生受教育权,而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相应地赋予学生权利义务,双重的权利义务构成了一个叠合式的结构,这一结构是理解公立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关键所在。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一、作为行政主体的高等学校
(一)公立高校行政主体地位与自主办学权
(二)从相关案例看公立高校的行政主体地位
二、作为行政相对人的高等学校
(一)公立高等学校作为行政相对人:第一种关系
(二)公立高等学校作为行政相对人:第二种关系
三、作为民事主体的高等学校
(一)公立高等学校的财产权利问题
(二)公立高等学校的侵权赔偿问题
四、公立高等学校与内部群体之关系
(一)公立高等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
(二)公立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第二章 公立高等学校的治理基础——章程
一、理论前提:大学章程的性质、地位与价值
(一)大学章程的法律性质
(二)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
(三)大学章程的法律价值
二、现实解读:中国大学章程建设的法治缺失及成因剖析
(一)法治瑕疵:规范层面的分析
(二)成因剖析:主客观层面的解读
三、框架构设:中国大学章程治理向何处去
(一)“组织法”:校长治校+教授治学
(二)“权利法”:高校与师生之权利保障书
(三)“程序法”:正当法律程序

第三章 公立高等学校的外部权力结构
一、公立高等学校外部权力结构的模式比较
(一)中央集权型
(二)分散管理型
(三)合作伙伴型
(四)对上述模式的分析与展望
二、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外部权力结构的历史回顾
(一)计划体制下的公立高等学校外部权力结构
(二)改革时期的公立高等学校的外部权力结构
(三)商业化浪潮下的公立高等学校外部权力结构
三、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外部权力结构解析
(一)我国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与公立高等学校的外部权力结构解析
(二)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外部权力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外部权力结构应然设计
(一)对公立高等学校外部权力结构设计产生影响的因素
(二)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外部权力结构的应然设计

第四章 公立高等学校的内部权力结构
一、公立高等学校内部权力结构模式比较
(一)理论定位与方法运用
(二)主要国家的大学内部权力结构模式
……

第五章 公立高等学校教师权利与义务

第六章 公立高等学校与教师

第七章 公立高校教师权利救济

第八章 公立高等学校学生权利与义务

第九章 公立高等学校与学生

第十章 高等学校学生权利救济
附录:公立高等学校学生社团问题研究
注释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