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法制建设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08445
  • 作      者:
    吴志攀,刘俊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吴志攀,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北京大学法律总顾问,兼任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几十篇论文,著有《闻道与问道》、《商业银行法务》、《中央银行法制》、《金融法的“四色定理”》、《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法》、《香港商业银行与法律》等书,并编著《国际经济法》、《国际金融法》、《金融法概论》等多部教材,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世界银行项目等多项课题。
  刘俊,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法学会农村经济法制研究会副会长、社会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政府专家决策咨询委员,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长期从事社会法、土地与房地产法的教学科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8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2项;主持《重庆市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等3部地方性法规起草;著有《中国土地法理论研究》和《土地所有权国家独占研究》等书;多篇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改革开放,不仅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的奇迹,也同时铸就了中国法制建设的辉煌。《中国法制建设研究》系统和深度总结了这一特殊的法制发展进程,梳理了法制辉煌背后的法治理念,概括展示了法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大成就,探究了改革开放与法制发展的理路,解读了那些推动法制变革的特殊性立法、法制事件、关键人物、重大案件,同时也吸取了法制发展进程的教训。全书对于科学规划我国未来法制发展的路径,准确把握今后我国法制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在新时期,情况发生很大变化。1987年和1989年分别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是这一时期中国立法权运行体制向前发展的尤为重要的成果。此间一大批地方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的议事规则也纷纷产生。这些议事规则所包括的内容当然不仅是立法权运行体制的内容,而立法权运行体制的内容也不限于议事规则中所包括的立法权运行体制内容,但毫无疑问,这些议事规则对发展人大及其常委会系统的立法权运行体制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当然,反映这一阶段立法权运行体制逐步发展的更直接、具体和专门化的成果,则是关于专门规定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权如何行使或法律、法规、规章如何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立法法》产生之前,虽无专门规定法律制定权如何行使或法律如何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但关于法规、规章如何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已相当之多。①这类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和形式虽然不无可议之处,但它们的产生和日渐增多,则的确反映了各有关方面的立法权(或准立法权)运行体制正在发展着。随着2000年《立法法》的出台,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运行体制为核心的中国立法权运行体制,得到了宪法性法律的相当集中和系统的总结和确认。《立法法》较为具体地规定了国家立法权的行使程序,使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有了权威法律制度得以遵循。《立法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授权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制定程序,并对法律解释和立法监督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这样,中国立法权运行体制就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可喜的格局,尽管这一运行体制仍然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3.立法主体设置体制多有进步
  立法主体设置体制是整个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法权只有通过立法主体的活动才能发挥作用。同前三十年比较,中国立法体制中的主体设置体制在新时期发生了重大的进步性变革。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回顾与总结的价值与意义
(一)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制建设,展示法制成就,认清现有基础
(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制建设,点数标志性事件,解读重大问题
(三)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制建设,探索发展规律,寻找普适规则
二、本书总结的基本思路和线索
三、基本内容

第一章 中国三十年立法回眸
——三十年立法的渊源、成就和主旋律
一、沉重的渊源和基点
二、重大的历史性转折和变迁
(一)立法提上国家生活的重要日程
(二)立法体制朝着完善化的方向屡有迈进
(三)颇具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三、与历史主旋律共振:立法与改革开放
(一)向制度文明推进:中国发展的新主题
(二)立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互动
(三)立法与政治体制改革应并行不悖
(四)立法与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WTO与中国
法制的调整

第二章 中国司法建设三十年
一、中国司法的恢复与重建(1978—1988年)
(一)重要法律与重大制度建设
(二)影响性案/事例
(三)主导性司法理念
二、司法改革的起步与初步发展(1988—1998年)
(一)重要法律与重大制度建设
(二)围绕司法审判改革的重大事件与法律
(三)影响性案例
(四)关于司法改革的论争
(五)发展中的司法理念
三、司法建设的全面推进阶段(1998年至今)
(一)重要事件与重大制度建设
(二)影响性案例
(三)司法理念
(四)司法改革的学术论争
四、中国司法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一)中国司法建设的成就
(二)中国司法建设的经验与不足
(三)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司法制度

第三章 中国法学研究三十年
第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法学研究概述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法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初步发展时期(1949—1956年)
(二)曲折发展时期(1957—1965年)
(三)停滞时期(1966—1976年)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法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法理学
(二)法律史学
(三)宪法学
(四)行政法学
(五)刑法学
(六)刑事诉讼法学
(七)民法学
(八)商法学
(九)经济法学
(十)民事诉讼法学
(十一)国际法学
(十二)国际经济法学
(十三)环境法学

第二部分 三十年中国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一、法理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二、法律史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三、宪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四、行政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五、刑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六、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七、民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八、商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九、经济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十、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十一、国际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十二、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十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第三部分 三十年来中国法学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一、三十年来中国法学研究的总结
(一)法学研究的动力源泉分析
(二)法学研究的历程分析
(三)法学分支学科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四)各个法学分支学科研究的总结
二、中国法学各分支学科发展趋势
(一)法理学学科发展趋势
(二)法律史学学科发展趋势
(三)宪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四)行政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五)刑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六)刑事诉讼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七)民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八)商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九)经济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十)民事诉讼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十一)国际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十二)国际经济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十三)环境法学学科发展趋势

第四章 中国法学教育三十年
一、法学教育理念的演变
(一)重建法学专业教育
(二)法学本科从专才教育到通才教育的转变
(三)从专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延伸和互动
二、法学人才培养体制的调整和重构
(一)改革过程中法律人才培养体制的逐步调整
(二)法律人才培养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的双向三段化体制构想
三、法学人才培养的回顾与前瞻
(一)法学人才培养状况概览
(二)法学人才培养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三)法学人才培养的反思与前瞻
四、中国法学教育的展望
(一)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法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念
(三)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方法和步骤
(四)法学教育改革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五)法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