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关系、规范与纠纷解决:以中国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为对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7042013
  • 作      者:
    易军著
  • 出 版 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易军,滇溪洛渡人,寒窗于西南政法大学和云南大学,耕作在北方民族大学。少无大志,喜懒好玩,大学毕业后寓居银川八年,不谙世事,出门恍如隔世,头脑影像滞后社会变迁,念边缘之寂寥后,“求诸野”于云南、宁夏乡士,作文二十篇,书一两本。今后打算看些好书,构建研究模型,循“看到与想到”创写论说,在社会中寻找法律和法学,即我之所谓“学术”。
展开
内容介绍
    对社会科学的本土化研究,都离不开关系这个核心范畴。法学的研究尤为如此,当前在地方性知识流行的研究潮流中,法学的本土化却借助于四方理论来包装,因而没有突破性的理沦创新。《北方民族大学学术文库·关系、规范与纠纷解决:以中国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为对象》作者基于“从社会中来,再到社会中去”的路径,提出关系作为非正式制度,是法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在建构两种关系模型的基础上,作者分别考察了非正式规范和非正式纠纷解决的运作情况,并栩应对规范、纠纷与关系进行量化,然后通过正式法律的实践研究关系的缺点,最终提出非正式制度的民间法理。作为法律社会学著作,作者以关系为切入点,把法学研究融入到中国本土文化之中,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北方民族大学学术文库·关系、规范与纠纷解决:以中国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为对象》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填补了空白。
展开
精彩书摘
    自2003年起,县城旁的金沙江开始修建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由于雨量减少、县城用水增多以及水电站建设工地用水增加而分流了一部分灌溉水资源,本村农用水也更是匮乏。很多村民开始修建水池以便在雨天储水,有的几家联合修建一个水池,池子不大,但足以供养半旬之久的田水。这样,先前制定的按田分水规则和根据距离远近加减原则名存实亡,新的关于水池保养和放水的规则出现了。水池保养遵循每家看管一个月原则,各家在哪年哪月看管水池有了详尽的安排,出现问题则由看管期内的家户承担责任,主要是修复,如若雇请他人修复,则费用自理。如水池蓄水不多,无法按照上述按田分水原则处理,也只能按照均衡分水原则来分配蓄水。均衡即按每家户之总田面积计算,分水也自然以相应的对应比例分,而不是均分,更非以距离和时间计算,若未及保养或看管期内出现水池毁损且未维修者,则不予分水。此法非常有效,人们几乎一致认识到了它的好处,不但免除了渗透的可能,而且不再有分水的固定时间安排,随时可以开闸放水,更可随时把水储蓄在池子之中,而每家户更是以田的实际需要而定是否用水或用多少水量,因此,用水可以分批次使用,直至所分之水量用毕。
    田水分配的过程是围绕本村一年有个良好的收成为目的而展开形成的一个关系场域,在这个场域内一切都以分水为核心,共同按照既定的规则运转,除非直到稻谷收成不再用水并等待来年。因此,这种规则具有人际性和时际性。水成了人们交往互动的一个内在连接点和人际行动的对象,以此为基础,关系在其中处理得相当妥当,形成一个自在而独立的关于这方面的社会秩序。相应地,分水、关系、地方性知识三者之间具有了关联和秩序安排上的逻辑性,甚至是,以水为核心事件的人与人之间关系而言,三者的本质是同义的。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范式与民间法范式
第二节 学科研究路径转向与民间法范式
第三节 民间法的理论渊源
第四节 民间法范式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非正式规范:基本范畴的含义分析
第六节 民间法范式的框架预设

第一章 关系与非正式规范的理论解说
第一节 关系的内涵
第二节 关系网络内非正式规范分析-
第三节 差序格局——本土问题的单独解释

第二章 非正式规范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场域——分析框架之一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分析框架之二
第三节 “活法”——分析框架之三
第四节 一个总结

第三章 关系模式中非正式规范和纠纷解决的实践
第一节 关系实践中的两个模式
第二节 互惠—合作关系模式:横向型关系中的村落规范分析
第三节 纠纷—博弈关系模式中的纠纷解决分析
第四节 互惠与妥协:两种模式的最终“和合”

第四章 两种模式下的关系量化分析
第一节 互惠—合作模式中以“互惠”为目的的关系与规范量化
第二节 纠纷—博弈模式中以“妥协”为目的的纠纷解决与关系量化

第五章 两种关系模式对正式纠纷解决的阻却

第六章 关系实践及其非正式规范的时代特征
第一节 “关系”的变迁性(历时性)
第二节 非正式规范的现时性(既定性)
第三节 非正式规范与正式法律的功能性互补

第七章 两种关系模式与正式法律的实践
第一节 对正式制度的不同态度
第二节 国家法的反应:适当调控

第八章 结论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