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税收调控权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34225
  • 作      者:
    朱一飞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朱一飞,1981年生,浙江杭州人。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06年、201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专业),分别获得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并担任经济法系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已在《行政法学研究》、《政治与法律》、《环球法律评论》、《知识产权》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浙江省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等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浙江省社科联重点研究课题等厅级课题2项,另有参与重要课题研究若干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浙学文库:税收调控权研究》旨在阐释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法权力的税收调控权,研究税收调控权配置与运行的法理,从而建构起“税收调控法”的理论,并使之成为指导和规范税收调控的理论依据。为此,《当代浙学文库:税收调控权研究》第一章从税收调控的实践出发,提炼出税收调控权的概念;第二章从历史的、理论的和法律的层面来分别论证税收调控权的正当性;第三章进一步分析税收调控权的法律性质,主要目的是论证税收调控权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权力类型而存在,并分析其在经济调节权体系和税权体系中的地位;第四--六章分别研究税收调控权的横向分配(即该权力在同一层级的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的配置与协调),税收调控权的纵向分配(即该权力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以及税收调控权行使的原则。
展开
精彩书摘
    但是,量能课税原则毕竟只是着眼于纳税人的负税能力,而并不顾及(或较少顾及)纳税人对于社会公益的贡献或侵损等问题。例如,就财富获取和使用的方式而言,多数人的财富增长是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增长保持一致的,有的还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例如投资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从而裨益于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社会成员;但也有些人获取和使用财富的方式不利于社会整体利益之增长,甚至会损害他人利益(例如投资于高能耗产业、污染产业),经济学上称为“负外部效应”。可见,具有同等或近似负税能力的纳税人,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也有可能是不同的。很显然,负税能力标准无法反映出这些方面的差异性。
    而宪法上的平等原则,虽然意味着以各人的性别、能力、年龄、财产、职业以及人与人的特别关系等各种事实上的、实质上的差异为前提,在法律赋予的特权或法律所科以的义务等方面,“在同一的情况或条件下”,都予平等对待。但是,当某方面的条件或情况存在差异之时,平等原则也允许,甚至要求立法上依据人与人之间的差别,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以实现实质的平等。此即所谓“等者等之,不等者不等之”的原理。恣意性的差别对待虽不被允许,但在法律上得以设定差别对待的事项(例如赋税),其和事实的、实质意义上的差异(自然应当包括纳税人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之差异)之关系,只要在社会通常观念看来是合理的,这种差别对待就可认为没有违反平等原则。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实层面的观察
(二)规范层面的分析
(三)理论层面的思考
二、文献的梳理
(一)调控税法的界定
(二)税收调控法的理论建构
三、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的思路

第一章 税收调控权的提出
一、税收功能的扩展
(一)税收的基本职能
(二)税收调控的兴起
二、税收调控的原理
(一)税制的经济功能
(二)税收调控的实质
三、税收调控的表现形式
(一)优化资源配置的税收调控
(二)公平收入分配的税收调控
(三)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税收调控
四、税收调控权之界定
(一)税收调控权的定义
(二)税收调控权的内涵:税收调控与相关概念的界分
(三)税收调控权的限度:税收调控与税制改革的关系

第二章 税收调控权的正当性
一、税收调控权生成的历史
(一)税收调控权生成的西方模式
(二)税收调控权生成的中国模式
(三)对于税收调控权产生之根本原因的法理阐释
二、税收调控权的证成
(一)分配正义与税收调控权
(二)福利国家、社会法治国与税收调控权
(三)公共需要、公共产品与税收调控权
三、税收调控权的合法律性
(一)税收调控权的宪法依据
(二)税收调控权的法律依据
四、小结

第三章 税收调控权的法律性质
一、作为经济调节权的税收调控权
(一)国家经济调节权的体系构成
(二)税收调控权在宏观调控权体系中的地位
二、作为立法权的税收调控权
(一)经济调节权与立法权、行政权的关系
(二)税收调控权的立法权属性
(三)关于税收立法权性质的追问
三、作为税权的税收调控权
(一)税权的概念解析
(二)国家在税收债权债务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税收债权
(三)国家在税收调控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力:税收调控权
四、小结

第四章 税收调控权的横向分配
一、税收调控权横向分配的理论基础:从税收法定主义的困惑谈起
(一)税收法定主义的思想脉络
(二)税收法定主义的困惑:税收调控中行政立法的涌现
(三)解开困惑的方法:税收调控中法律与行政立法关系之定位
二、税收调控中行政立法的调整范围
(一)税收调控的学理分类
(二)各税种基本制度的立法权归属
(三)税收调控措施的立法权归属
三、对税收调控中行政立法的授权
(一)职权性立法之否定
(二)授权的形式与内容
(三)授权对象--国务院部委在税收调控中的功能定位
四、立法机关对税收调控的直接参与
(一)宏观调控委员会对税收调控的审查
(二)税收调控的预算控制
五、小结

第五章 税收调控权的纵向分配
一、税收调控权纵向分配的理论基础
(一)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纵向分权的必要性
……
第六章 税收调控权行使的原则
四、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