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br> 一 研究动因<br> 二 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现状<br> 三 本书立意、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br> 第一章 从大陆奔向海洋:“天定命运”和“青年美国”<br> 一 大陆扩张与走向太平洋<br> (一)大陆扩张中的海洋战略<br> (二)缔造海洋帝国的旗帜——“天定命运”<br> (三)奔向太平洋<br> 二 “青年美国”与民主输出<br> (一)“青年美国”的提出<br> (二)“青年美国”的发展阶段<br> (三)“青年美国”的原则与评价<br> 三 海洋探险和太平洋铁路<br> (一)在太平洋上的探险<br> (二)通向太平洋的铁路<br> <br> 第二章 跨越太平洋:西沃德与“太平洋商业帝国”<br> 一 西沃德的成长<br> (一)1830年前的经历<br> (二)1830-1848年的经历<br> (三)1849-1860年的经历<br> 二 西沃德“太平洋商业帝国”的具体构想<br> (一)以加利福尼亚为太平洋贸易的集散地<br> (二)沿太平洋南北两路建立贸易站<br> (三)加速国内改革和兴修铁路<br> (四)兴修大陆电报网和进行金融改革<br> (五)维护联邦统一和反对奴隶制<br> 三 西沃德“太平洋商业帝国”的继承与创新<br> (一)“太平洋商业帝国”的继承性<br> (二)“太平洋商业帝国”的创新性<br> <br> 第三章 铤而走险:内战中西沃德的外交实践<br> 一 4月1日备忘录事件<br> (一)备忘录的提出<br> (二)备忘录产生的背景<br> (三)备忘录的评价<br> 二 西沃德与英国<br> (一)封锁南部与英国中立<br> (二)“特伦特”号事件<br> (三)“莱尔德公羊”号事件<br> 三 西沃德与法国<br> (一)西沃德与法国入侵墨西哥<br> (二)西沃德在法国入侵墨西哥中的政策评价<br> 四 西沃德外交政策和实践的思考<br> (一)辅助林肯,度过内战时刻<br> (二)推动从小海军战略到大海军战略的转变<br> (三)以灵活的外交策略化解复杂的矛盾<br> <br> 第四章 合作与武力:“太平洋商业帝国”的重心<br> 一 西沃德与“合作政策”<br> (一)“合作政策”的缘由<br> (二)“合作政策”的内容<br> (三)“合作政策”的实质<br> 二 西沃德与《蒲安臣条约》<br> (一)《蒲安臣条约》的内容<br> (二)《蒲安臣条约》的评价<br> 三 西沃德与日本和朝鲜<br> (一)在日本的合作与武力<br> (二)对朝鲜的炮舰政策<br> 四 西沃德远东政策分析<br> (一)西沃德是“合作政策”的倡导者<br> (二)西沃德在中、日的政策分析<br> <br> 第五章 注视未来:内战后西沃德的扩张活动<br> 一 西沃德与阿拉斯加<br> (一)阿拉斯加问题的由来<br> (二)购买阿拉斯加缘由<br> (三)购买阿拉斯加意义<br> 二 西沃德与丹属西印度群岛<br> (一)购买西印度群岛的过程<br> (二)购买西印度群岛因由<br> 三 西沃德与圣多明各和夏威夷<br> (一)兼并圣多明各<br> (二)开凿巴拿马运河<br> (三)插足夏威夷<br> 四 对西沃德扩张的思考<br> (一)通过公开和秘密谈判以条约形式完成<br> (二)获取军事和商业利益<br> (三)寻求媒体和舆论对扩张的支持<br> (四)化敌为友,寻求同盟<br> <br> 第六章 梦想与现实:西沃德外交思想和实践的评价<br> 一 西沃德外交思想和实践的特点<br> (一)体现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br> (二)采用实际灵活的外交手段<br> (三)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br> (四)指出美国外交政策的困境<br> 二 西沃德外交思想和实践无法实现的原因<br> (一)复杂的政治斗争<br> (二)强大的反扩张主义<br> (三)薄弱的经济基础<br> (四)软弱的海军力量<br> 三 西沃德外交思想和实践的主要影响<br> (一)对19世纪末扩张主义者的影响<br> (二)对“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br> 结语<br> 附录<br> 参考文献<br>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