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危机管理与信息沟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119833
  • 作      者:
    郑伟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郑伟,女,山东临沂人。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任国际政治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国际关系以及青年与国际政治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国际危机管理与信息沟通》以古巴导弹危机为例,利用美国和苏联新解密的外交关系文件,从国际体系、国家危机决策体制和决策者个人三个层次,对国际危机管理中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以及充分有效的信息沟通在化解古巴导弹危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对于中国加强国际危机及危机管理领域的研究,提高国际危机管理能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危机决策体制和危机应对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国际危机管理与古巴导弹危机中的信息沟通<br>    国际危机和国际危机管理研究是国际政治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战争与和平问题始终是困扰人类的核心问题,国际危机是介于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状态,研究国际危机管理,特别是研究影响国际危机管理的信息沟通,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br>    本章第一节首先对国际危机和国际危机管理的定义进行研究;第二节分析国际危机管理中信息沟通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国际危机管理对信息沟通的要求,指出准确地解读信息并明确、及时传递信息是保证信息沟通有效性的关键。<br>    第三节分析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和苏联在不同阶段信息沟通的不同特点。冷战中美苏的对抗性关系,是危机前苏联向美国进行错误信息传递,以及美国对苏联意图判断错误的根源。危机爆发后,国际行为体的对抗性特征开始减弱,双方为了实现避免战争的共同目标,进行了有效的信息沟通。在危机的关键时刻,美苏的相互认知发生变化,开始更加真实、更加理性地看待对方,更正确地判断对方的信息,并准确、及时地将自己的判断传递给对方。正是有效的信息沟通使得危机没有上升为战争。<br>    ……
展开
目录
绪论<br>一、研究目的<br>二、研究方法<br>三、研究现状<br>四、研究重点<br><br>第一章 国际危机管理与古巴导弹危机中的信息沟通<br>第一节 国际危机与国际危机管理<br>一、国际危机定义和特点<br>(一)西方学术界的国际危机定义<br>(二)中国学术界的国际危机定义<br>(三)国际危机的特点<br>二、国际危机管理定义和原则<br>(一)国际危机管理定义<br>(二)国际危机管理的原则<br>第二节 国际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br>一、信息和信息沟通<br>(一)信息<br>(二)信息沟通<br>二、国际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br>(一)国际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的定义<br>(二)国际危机管理中信息沟通的意义和作用<br>三、国际危机管理对信息沟通的要求<br>(一)准确解读信息<br>(二)明确、及时传递信息<br>第三节 古巴导弹危机中的信息沟通<br>一、危机前的信息沟通<br>(一)苏联的部署行动<br>(二)美国对苏联行动的关注<br>(三)苏联的错误信息传递<br>二、危机中的信息沟通<br>三、危机后的信息沟通<br>小结<br><br>第二章 美苏危机的根源与信息沟通<br>第一节 国际危机产生的根源<br>一、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br>二、冷战中美苏信息沟通的特点<br>第二节 美苏危机产生的根源<br>一、冷战初期美苏的对抗及特点<br>二、美苏在古巴和柏林的对抗<br>(一)美苏在第三世界的争夺与古巴革命<br>(二)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的关系<br>第三节 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br>一、核武器与美苏冷战<br>(一)核武器的“水晶球效应<br>(二)核武器与国际危机<br>二、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br>第四节 威慑与信息沟通<br>一、威慑与核威慑<br>(一)威慑<br>(二)威慑与信息沟通<br>(三)核威慑<br>二、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威慑、核威慑与信息沟通<br>(一)美苏之间的相互威慑<br>(二)美国的威慑政策<br>(三)危机中的核威慑<br>小结<br><br>第三章 美苏危机决策体制与信息传递<br>第一节 决策体制<br>一、决策与决策体制<br>(一)决策<br>(二)决策体制<br>二、决策体制与决策理论模式<br>(一)组织官僚模式<br>(二)小集团思维模式<br>(三)政府政治学模式<br>第二节 美国危机决策机制<br>一、美国决策系统及其信息沟通模式<br>二、美国外交决策机构<br>三、古巴导弹危机中的“执委会<br>四、美国的情报机构<br>五、美国危机决策体制<br>第三节 苏联危机决策体制<br>一、苏联外交决策机构<br>二、赫鲁晓夫部署导弹的动机<br>三、苏联决策中的“小集团思维<br>四、苏联的情报机构与苏联决策体制<br>小结<br><br>第四章 决策者与信息沟通<br>第一节 影响决策者处理信息的有关因素<br>一、决策者的认知<br>二、决策者的“意象<br>三、决策者的个性和信仰<br>四、决策者的信息处理方式<br>五、决策者的“愿望思维<br>六、决策者的“历史学习”和“历史类比<br>(一)肯尼迪的“历史学习”和“历史类比<br>(二)赫鲁晓夫的“历史学习”和“历史类比<br>(三)“历史学习”和“历史类比”的缺陷<br>第二节 古巴导弹危机中决策者之间的信息沟通<br>一、赫鲁晓夫与肯尼迪的通信往来<br>二、赫鲁晓夫与肯尼迪的三次会晤<br>三、赫鲁晓夫与肯尼迪在危机中的信件往来<br>四、其他危机参与者的信息沟通作用<br>小结<br><br>第五章 总结<br>附录:古巴导弹危机中各方通信<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