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助于新市场的开拓与发展
在经济学中,规模经济是扩大生产、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国际贸易的环境中,出口企业面对世界市场来组织生产,市场容量大,容易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另外,出口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将对上游和下游企业产业起不同的辐射带动作用。尤其是出口企业如果是主导企业,联系效应大,更能够产生关联效应,带动一系列其他相关部门的发展,对经济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面对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中国企业更需要“两条腿走路”,借助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开拓,发展本国的经济,这在经济危机的实践中已经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激发国家创新机制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说过,只有创新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原动力;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Sachs)和安德鲁·沃纳(A.Warner)在1995年的一项实证研究中发现,在决定经济增长的诸多要素中,开放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与别国的贸易交往中,一国只有不断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取持续的国际竞争能力。而企业作为微观的行为个体,国家宏观层面的改变会对其产生导向作用,企业追求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动力明显增强。
(四)促进一国的社会政治文化进步和国民思想开放
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人们接触新思想的几率明显增强,国际贸易在带来一国生产和消费增长的同时,更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进步、思维方式改变和观念更新。尤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商品经济孕育出来的精神文明成果,诸如开拓进取精神、效率观念、服务观念等等。这种效果在某种意义上说比物质交换带来的利益还要大,尤其是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
二、边境贸易与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
边境贸易是毗邻国家边境地区之间经济、贸易活动的特殊形式,包括边民互市、边境民间贸易(或称边境小额易货贸易)和边境地方政府之间贸易以及其他边境地方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技术交流活动,是国家对外经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域辽阔,沿边境线分布着辽宁、内蒙古、新疆、云南等9省区,与朝鲜、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具有开展边境贸易的先天优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