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商务与经贸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33264
  • 作      者:
    陈继勇,李卓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陈继勇,经济学博士,中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与投资等。先后独著、主编、参编著作40多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求是》《世界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主持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国际、国家、教育部、省委的重点课题20多项,研究成果先后30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
    
    李卓,经济学博士,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主任,国际商务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入选者。主要研究国际宏观经济与金融、国际贸易与投资等。先后在《世界经济》《管理科学学报》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主持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国家、教育部,以及各类省级课题6项,研究成果多次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
展开
内容介绍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经济与贸易加速发展。目前,中国对外贸易额全球第二,其中出口第一,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居世界第五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和贸易的中心。在此背景下,中国对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与应用型的高层次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高、急”的特点。新形势要求我们革新培养理念、更新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手段。2007年,武汉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财政部、教育部遴选为“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以此为契机,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充分发挥综合型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等优势,结合新的经贸和商务形势,从培养模式、教学实践以及经济学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对国际商务和经贸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和实验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国际商务与经贸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与实践》将相关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结集出版,希望借此总结我国国际商务和经贸人才培养的经验,更好地推动我国商务和经贸人才培养的实践。
展开
精彩书摘
    3.业务能力素质
    业务能力素质首先是要精通专业知识,同时要求博学多才,触类旁通。而更重要的是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将成为人才业务素质的重要标志。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一要能将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以及实际生活相结合,二要掌握学科研究的方法论,三要掌握研究和交流的基本工具——语言(包括母语和多种外语能力)、电脑操作、数学计量等。经济学专业人才,无论从事理论思维、政策与法律的制定和推行,还是从事经营管理,都必须对微观经济运行过程与宏观经济运行过程有清楚的了解。这种了解不可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在实验室里获得,只能到现实经济单位里去获取。毛泽东曾经说过,学生应该知道农民怎样种地,工人怎样做工。那么在当今社会,学经济的学生还要知道股民怎样炒股。因此,熟悉社会、认识经济生活、了解各阶层人士、具有一定的业务经历,将是对经济学人才业务能力素质的特殊要求。
    4.心理和身体素质
    在当今时代,竞争将更趋激烈,暂时的失败和挫折将会经常发生。如果人才的心理素质不好,则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可能彻底失败。心理素质的提高既受人体自身发育的制约,也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只有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才能形成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心理机能,才能养成坚韧不拔的毅力、坚定不移的信念、坚持不懈的精神,形成完整的自我调节系统。理性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将是优秀人才所必备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是事业成功的载体和本钱。身体健康有赖于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适度的体育运动。未来人才的身体素质要求不只是具有强壮的身躯和体能,还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高度自律的生活作风以及基本的医学常识与强烈的环保意识。
    ……
展开
目录
专题一 国际商务与经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国际经济与贸易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国际经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探索
国际化经贸人才培养与双语教学问题研究
在“一化三型”经贸人才培养中推动双语教学的新思路
在“一化三型”经贸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开展实践教学的新思路
“一化三型”经贸人才培养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资队伍培养问题研究——以武汉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东亚地区商学人才培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高层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特点与启示
美国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
英美知名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专题二 国际商务与经贸人才培养实践:武汉大学中法双学士学位实验班培养模式创新
武汉大学中法国际经贸双学士学位班培养方案的特色总结
新时期武汉大学国际经贸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中法合作国际经贸双学位班的机遇和挑战
新时期武汉大学国际经贸国际化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办学思路
新时期武汉大学国际经贸国际化人才培养及国际化办学的举措
新时期武汉大学国际经贸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

专题三 国际商务与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对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启示
从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角度来设计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模式
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支撑体系构建
论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运用经济仿真实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及其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对现代经济学教育的思索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