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电子支付发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19537
  • 作      者:
    曹红辉等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可借复本: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电子支付发展研究(第2版)》从电子支付发展中面临的产业环境、法制环境及税收三方面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重点对当前电子支付产业中的利益结构、定价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安全、反欺诈和盗窃行为、虚拟货币的界定与监管以及相关的税收问题等加以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建议。随着收入的增长和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改变现金支付的习惯,采用银行卡,甚至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等电子形式的工具进行支付。
精彩书摘
  三、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规模估算
  (一)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合作开展的手机银行业务。2000年,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开始与各家银行展开合作,通过给用户提供新的STK卡而增加了金融信息等服务。至2000年5月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行合作共同推出手机银行后,各大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都快速发展。此时每个银行的业务比较单一,都是仅提供简单的账户查询和账户变更通知信息,并没有形成明确的亮点业务。此外,必须把原有的SIM卡更换成STK卡所带来的不便,也是用户对此业务不广泛接受的重要原因。
  2001年初,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取消点对点短信月租,无需申请就能尝试使用。这给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通过短信收费来进行小额支付成为可能,如交纳电子信箱使用费、即时通信工具会员费、下载各种铃声和图片等。但严格说来上述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移动支付业务,同时这个阶段由于各商家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移动支付发展速度变缓。
  2002年5月,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开始在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地进行小额支付试点带动了相关兴趣方,尤其是以中国银联为主的金融机构对该业务的极大关注,使得业界认为2003年甚至未来几年内移动支付能够为移动运营商以及相关行业带来规模效益的增值业务。2003年,各地移动通信公司纷纷推出相应的移动支付业务,2月份湖南移动通信公司与中国银联长沙分公司推出银行账号捆绑的手机支付业务,9月份北京移动通信公司推出名为“手机钱包”的手机支付业务,12月份上海的出租车上装备移动POS机,实现打的也可以刷卡。
  ……
目录
第一部分 电子支付发展的产业环境
第一章 国内外电子支付发展的比较
第一节 全球电子支付发展状况
一、全球电子支付发展现状
二、全球电子支付产业的特点
三、全球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部分经济体电子支付的发展状况
一、美国
二、日本
三、韩国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现状分析
二、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特点
三、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中国各类电子支付工具的发展情况及其规模估算
第一节 卡基支付
一、银行卡支付
二、非银行卡支付
第二节 网络支付
一、网络支付的定义及基本流程
二、网络支付的类型及其特征
三、网络支付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规模估算
四、网络支付的中外比较
第三节 移动支付
一、移动支付的定义及基本流程
二、移动支付的类型及其特征
三、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规模估算
四、移动支付中外比较分析
第三章 利益结构、定价机制、信息共享与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主要电子支付工具与传统支付方式的竞争分析
一、支付工具之间的特点
二、消费者偏好
三、电子支付的环境
第二节 利益结构对中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发卡机构、消费者、商家、监管者与相关利益者
二、电子支付中的合作博弈关系
第三节 定价机制对中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定价机制对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影响
二、典型案例分析:中国ATM查询交易定价机制的研究
第四节 信息共享机制对中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相关利益者的权利与义务
二、商户的义务
三、合理避税与非法逃税
四、典型案例分析:一人多卡,透支消费
第四章 初步结论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判断
一、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环境的基本情况
二、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环境的利弊分析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电子支付发展的法律环境
第三部分 电子支付中的税收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