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规模估算
(一)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合作开展的手机银行业务。2000年,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开始与各家银行展开合作,通过给用户提供新的STK卡而增加了金融信息等服务。至2000年5月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行合作共同推出手机银行后,各大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都快速发展。此时每个银行的业务比较单一,都是仅提供简单的账户查询和账户变更通知信息,并没有形成明确的亮点业务。此外,必须把原有的SIM卡更换成STK卡所带来的不便,也是用户对此业务不广泛接受的重要原因。
2001年初,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取消点对点短信月租,无需申请就能尝试使用。这给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通过短信收费来进行小额支付成为可能,如交纳电子信箱使用费、即时通信工具会员费、下载各种铃声和图片等。但严格说来上述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移动支付业务,同时这个阶段由于各商家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移动支付发展速度变缓。
2002年5月,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开始在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地进行小额支付试点带动了相关兴趣方,尤其是以中国银联为主的金融机构对该业务的极大关注,使得业界认为2003年甚至未来几年内移动支付能够为移动运营商以及相关行业带来规模效益的增值业务。2003年,各地移动通信公司纷纷推出相应的移动支付业务,2月份湖南移动通信公司与中国银联长沙分公司推出银行账号捆绑的手机支付业务,9月份北京移动通信公司推出名为“手机钱包”的手机支付业务,12月份上海的出租车上装备移动POS机,实现打的也可以刷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