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l.4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6 研究创新及存在不足
1.6.1 研究创新
1.6.2 存在不足
第2章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2.1 1978—1984年:统购统销体制松动,粮食市场化改革起步阶段
2.2 1985—1990年:“双轨制”正式确立和稳定发展阶段
2.3 1991—1993年:继续市场化改革阶段
2.4 1994—1997年:回归价格“双轨制”,重新加强对粮食市场管制阶段
2.5 1998—2000年: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重点的粮改新阶段
2.6 2001—2003年:“放开销区、保护产区”阶段
2.7 2004年至今: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阶段
2.8 小结
第3章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多次出现反复的原因分析
3.1 直接原因:粮食供求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1.1 “85粮改”及其“回潮”的原因分析
3.1.2 “93粮改”及其“回潮”的原因分析
3.1.3 简单的评析
3.2 深层原因:制度缺陷导致粮改的多次反复
3.2.1 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对生产、经营的调节功能滞后
3.2.2 粮食市场主体发育滞后,阻碍了“粮改”的顺利进行
3.2.3 产销区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协调,形不成统一的全国大市场
3.2.4 粮食进出口调节机制的滞后性,阻碍了“粮改”的顺利推进
3.3 小结
第4章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
4.1 农产品期货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4.1.1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
4.1.2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初创
4.1.3 对期货市场的清理整顿
4.1.4 期货市场走出低迷,重新步入发展阶段
4.2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4.2.1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规模过小
4.2.2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不足
4.2.3 套期保值主体缺位
4.2.4 交易交割制度还不完善
4.2.5 对期货市场的风险监控不到位
4.3 小结
第5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作用及其在我国粮改中的作用研究
5.1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分析
5.1.1 规避风险的功能
5.1.2 价格发现的功能
5.2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主要作用
5.2.1 调节市场供求,减缓价格波动
5.2.2 锁定生产成本,实现预期利润
5.2.3 降低流通费用,稳定产销关系
5.2.4 提高合约兑现率,稳定经济秩序
5.2.5 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5.2.6 促进本国经济的国际化
5.3 农产品期货市场在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的作用研究
5.3.1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的粮食市场体系
5.3.2 利用农产品期货价格的前瞻性,引导和优化我国粮食的种植结构
5.3.3 利用农产品期货价格的权威性,降低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成本
5.3.4 有效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推动粮食主产区订单农业的推广和发展
5.3.5 有效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实现主销区粮食市场的稳定
5.3.6 有效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规避粮食生产者的市场风险
5.3.7 有效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规避粮食经营者的市场风险
5.3.8 有效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确保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储备安全
5.3.9 有效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减少国际粮食市场对我国的冲击
5.4 小结
第6章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情况的实证研究
6.1 样本资料的选择与处理
6.1.1 分析样本数据的选择
6.1.2 分析样本数据的处理
6.2 我国大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相关性和因果性分析
6.2.1 平稳性检验
6.2.2 我国大豆期货、现货价格的相关性分析
6.2.3 我国大豆期货、现货价格变动的因果关系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利用期货市场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服务的若干政策建议
7.1 消除对期货市场的偏见,为期货市场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7.1.1 尽快制定《期货法》,确立期货市场在我国的法律地位
7.1.2 增加上市交易品种,扩大农产品期货交易规模
7.1.3 鼓励粮食生产者和相关企业积极利用国内外期货市场
7.1.4 放宽进入期货市场的资金限制,提高期货市场的流动性
7.2 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交易交割制度
7.3 进一步加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内生力量的培养
7.3.1 进一步完善大宗粮食批发市场体系
7.3.2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7.3.3 建立有效的期货市场信息传播机制
7.4 完善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保障措施
7.4.1 规范期货交易所和期货从业人员行为
7.4.2 规范期货经纪公司的运营,增强其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7.4.3 建立国有粮食企业的入市准入制度
7.4.4 将国有粮食企业期货交易资金纳入农业发展银行的封闭运行框架中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