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欧美《际准行业分类法》的定义,餐饮业是指以商业赢利为目的的餐饮服务机构。在我国,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的定义,餐饮业是指在一定场所,对食物进行现场烹饪、调制,并出售给顾客主要供现场消费的服务活动。破壳而出的魅力
北京王府井附近有一条翠花胡同。从胡同的东口进去,大概走五六百米,向右拐,便可见二层楼高处挂着一块红色的招牌——“悦宾饭馆”。饭店门脸虽不大,但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个体餐饮企业。
在粉碎“四人帮”后,“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开始逐批返城。上世纪80年代初,约1400多万知青离开农村回到城市。这股知青返城大潮给所在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待业青年”就是诞生于那时的一个新词汇。 “比失业好听。”时任北京市东城区工商局副局长的靳云平描述当时的情形说,“那时根本没有就业渠道,只能号召待业者自立。”
允许个体劳动者自谋职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现实渠道。1979年2月,国家工商局的工作报告指出,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等个体劳动,但不允许雇工。这是“文革”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首个允许个体经营的报告。
1980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提出“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在此政策号召下,工商局免费开办服装班,组织服装厂师傅为待业青年培训,学成之后工商局发给学员营业执照,允许其开店裁衣。
全国劳动就业会议召开的那年夏天,悦宾饭馆的创始人郭培基在北京内燃机厂当炊事员,每月工资六七十元,家里五个孩子:老大是知青在外地,老四和老五待业家中。郭培基回忆说:“那时找工作比较难,开饭馆确实是想解决孩子的就业问题。”于是,刘桂仙,郭培基的妻子,向北京市东城区工商局提出了开饭馆的申请。起初,时任北京市东城区工商局副局长的靳云平十分为难,因为政策只对修理业、手工业的个体经营活动有所放开,其他行业尚没有出台相关政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