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发展,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但总的来看,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集中度偏低,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效率低、成本高问题日益突出,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滞后。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推进流通产业改革发展,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提出到2020年,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为实现上述目标,在流通领域要大力推行现代信息技术,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等应成为主要的流通方式,从而使流通产业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使流通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对流通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上述背景下,《中国流通产业信息化:理论与实践》对流通产业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中国流通产业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快我国商贸流通业知名品牌建设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0BJY084)的部分研究成果,《中国流通产业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的出版得到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产业经济学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