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秩序——民主与集权的黄金中点<br> 绝对强人<br> “总统不强,俄国难强”。<br> 普京有“沉稳和深不可测的风格”、有“惊人的决断力、超常的理智和极强的耐力”、有“坚韧的性格、果敢的个性和运筹帷幄的韬略”。<br> 普京让俄罗斯重新回到一人统治的时代,这是一种新的一人政权,融合的是现代的元素,而不是过去的元素。<br> 提到普京,众口一词使用最多的一个词汇是“CHJIBHBN”,翻译成汉语就是一个“强”字,如“强人”、“强总统”、“强力部门”……<br> 在俄罗斯,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俄罗斯历史上有过三个“弗拉基米尔”,第一个是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他一手缔造了强盛的俄罗斯国;第二个是“弗拉基米尔·列宁”;现在是第三个,“弗拉基米尔·普京”。<br> 强硬的普京,美国等西方一些国家媒体以“暴君”称之,却也不得不承认“俄罗斯的历史时不时需要暴君来建设一个伟大的国家”。<br>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别斯兰人质事件、霍多尔科夫斯基案件等一系列重要关头,充分证明普京不仅是一个拥有智慧和魄力的领导者,而且是一个不言轻战、稳操胜券的政治强人。<br> 如果总结普京8年执政带给俄罗斯的遗产,那就是强硬与秩序。<br> 普京信奉“秩序优先”,终结了自由主义改革的痛苦经历,把俄罗斯从“乱”带到了“治”,并开始迈向“兴”的时代,这是俄罗斯历史上铁腕统治与国家强大相结合的再度演绎。<br> 俄罗斯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在过去100年中的历任国家领导人中,普京在个人魅力、受尊敬的程度、容易亲近感三项中得分最高,成为最受民众欢迎的总统。<br> 俄罗斯复兴需要强人,而普京天赋坚硬、坚韧、坚决。<br> “普京,一个随时准备应付突然事变,但又不走极端的人”<br> 普京接手俄罗斯这样一个庞大国家,可谓是重任在肩,首先必须面对并且急需解决的是两大棘手问题:一是车臣分裂问题。俄罗斯联邦由89个平等的主体组成,其中包括21个共和国、6个边疆区、49个州、1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和2个联邦直辖市。如果有任何的疏忽,就可能导致俄罗斯的分崩离析。<br> 二是寡头干政问题。前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的时候,一些人利用国家权力的“真空”,以种种非常规的手段,迅速暴富。这些率先富裕起来的人,千方百计地接近权力高层,用赞助、送礼、贿赂等手段,跻身权力高层,他们或利用传媒工具左右社会舆论,影响最高领导人和政府的决策,或利用手中的财富和媒体的力量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曲线”参政。其中以“七寡头”为典型代表,直接威胁普京。<br> 随着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接踵而至的是频繁发生的恐怖事件和反恐战争。其斗争之剧烈、场面之惊险、伤亡之惨重,触目惊心。然而,在正义与邪恶的反复、长期、艰苦的较量中,充分展现了普京的坚毅与果决,俄罗斯政府的忍耐与智慧,俄罗斯人民的善良与信心。<br> “证明‘铁腕’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用马刀把敌人的脑袋砍下来”。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并取得决定性胜利,使普京成为俄罗斯人心目中自十月革命以来最优秀、最坚强的国家领导人。<br> 1999年9月,普京担任总理一个月时,其民众支持率仅1.7%,同年12月则高达58%。这期间,他主要做了一件事,即第二次车臣战争。普京多次亲临前线视察,有时甚至自己驾驶战斗机。面对暗杀威胁时,他与夫人共赴战地,这成为他竞选总统时最佳的宣传材料。<br> 1999年以前,在俄罗斯政坛上,普京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官员。叶利钦频频更换政府总理人选就是为了寻找接班人,但不少人在接近俄罗斯总统宝座的“赛道”上失手。叶利钦在关键时刻锁定了普京,大大出乎俄罗斯政治精英的预料。<br> 在普京出任总理之时,许多人按照过去的政治演化程序推算,认定普京是又一个失手的冲刺者。然而,普京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将反恐行动成功地演化为一场车臣战争。要知道,普京是克格勃出身,反恐和组织反恐战争几乎属于普京的专业范畴。<br> 从权力学的角度看,领导人执政之初能够踏上一个自己所熟悉的平台就有巨大的成功希望。普京得到了这样的机会。<br> 车臣战争造就了普京,造就了一个领袖,也造就了一个神话。所以,普京初次登台就获得了满场喝彩。仅仅半年时间,一个无名小辈赢得了1999年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的巨大胜利,使普京获得了巨大的支持和能量。<br> 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的自治共和国之一,位于高加索山脉北侧,面积约15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族。车臣虽然只是处于里海与黑海之间的弹丸之地,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进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它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从中亚向欧洲输送石油的管道也必须经过这里,一旦阻塞,俄罗斯的经济损失将相当严重。因此,长期以来,俄国一直把牢牢地控制住车臣作为它的重要国策。<br> 早在沙皇时代,高加索就动荡不安。即使加入了前苏联,高加索民族部落也时时叛乱,令新政权头痛。<br> 1991年8月19日,前苏联解体,一夜之间强大的国家四分五裂。车臣的分离主义势力趁着政局动荡、中央政府顾不到边远地区之际,开始谋求独立。这年的10月,在阿富汗战争中曾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的退役将军杜达耶夫,当上车臣共和国的总统。他一上台就公开宣布车臣独立,并建立了车臣的第一支正规部队国民卫队,人数最多时达到6万人。<br> 1994年12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动第一次车臣战争。动用了4万人的陆军、空军、内务部队和特种兵,出动数百辆坦克、装甲车以及大炮、飞机、导弹等现代化武器,足足打了20个月,虽然重创了车臣武装,杜达耶夫本人也被精确制导的导弹击中丧命,但俄军却付出了几千名官兵牺牲的惨痛代价,外加两万多平民丧生,到头来只得停战求和,黯然撤军。<br> 相对于战场上的失利,第一次车臣战争后,俄罗斯在政治与战略上的损失更大。杜达耶夫之后的车臣当局,一方面利用和平协议不断地向联邦政府索要财政资助和能源,一方面纵容非法武装频频骚扰毗邻地区,制造各种恐怖事件,并且勾结国外宗教极端势力插手介入,在分裂的道路上越滑越远。<br> 第一次车臣战争是叶利钦的失误造成的,同时也为普京搭建起施展身手的大舞台埋下伏笔。<br> 1999年,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号称“高加索狼”的巴萨耶夫不满足于车臣事实上的独立现状,进而要求实现北高加索地区更大的自由。<br> 1999年7月4日,巴萨耶夫带领200多名非法武装分子潜入近邻的达吉斯坦共和国,抢村占镇,制造叛乱并进行恐怖活动。8月7日,他又指挥5000多名非法武装分子分两路攻入达吉斯坦,向俄军猛烈进攻,企图在车臣和达吉斯坦建立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国家。<br> 担任总理不久的普京精心策划,抓住车臣叛军入侵临近的达吉斯坦共和国这根导火索,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br> 1999年8月10日,刚刚被任命为俄罗斯新政府总理的普京,就与总统叶利钦及有关部门讨论了愈加严峻的车臣形势。普京的态度十分强硬,他说:“车臣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俄罗斯内部问题,它正在逐渐演变为一个敏感的国际化问题。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如果今天还是姑息纵容,明天将可能失掉整个俄罗斯!”<br> 普京请求叶利钦赋予他全权处理车臣问题的权力。叶利钦答应了普京的一切请求,并要求各个部门坚决无条件服从总理普京的各项命令,叶利钦还赋予了普京“先斩后奏”之特权。<br> 俄罗斯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先后共投入了将近16万人的兵力,甚至动用了制导炸弹、碎片航弹和T90型坦克等重武器和先进武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在达吉斯坦境内彻底消灭一切分离分子并同时封锁车臣边境;第二阶段是向车臣挺进,对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发动总攻并完全占领格罗兹尼;第三阶段是对逃进山区的非法武装进行清剿。<br> 普京深刻吸取了俄罗斯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外交上的教训,亲自接见了西方国家驻俄罗斯的大使,充分展示了他那杰出的口才和一个真正总理外交家的良好风度。这些国家的政府,除了个别还有所保留外,其他均表示支持和理解。<br> 普京又在国家杜马赢得了强力支持,使得外来干扰有所减少。<br> 从1999年9月19日起,俄罗斯空军每天都出动不同架次飞机,对车臣境内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精确轰炸。<br> 1999年9月26日,面对俄罗斯军队的强大进攻,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表示“为了避免大规模战争,愿意同俄罗斯领导人谈判和对话”。9月27日,普京表示“可以同车臣领导人进行谈判,但前提是无条件谈判,否则一切无从谈起”。<br> 见自己的目的没有达到,马斯哈多夫和巴萨耶夫主持召开了作战会议,通过了一项格罗兹尼城区防御计划。<br> 1999年9月30日,普京下令俄军展开进攻。俄军10万人兵分三路向车臣进军。<br> 1999年10月2日,5000多名俄罗斯军人和装甲车大举进入车臣境内,俄军另一支部队也到达格罗兹尼西南部的重要门户巴穆特了。<br> 10月4日至10月7日,俄军占领了车臣的大部分领土。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提出停战呼吁,但遭到普京的严词拒绝。普京说:“这是你们咎由自取!”<br> 1999年10月8日,俄军的特种部队采用奇袭方式,一举擒获通缉了一年的恐怖分子头目哈奇拉耶夫。<br> 1999年11月12日,俄军开始攻打并占领车臣第二大城市古捷尔梅斯。12月2日,俄军解放了车臣第三大城市阿尔贡。<br> 1999年12月3日,俄军北高加索联合战役集团司令部宣布,第二次车臣战争的第二阶段结束。共歼灭非法武装分子4500人,控制了车臣大部分地区,并且在一些地区建立了绝对服从莫斯科中央政府的地方基层政权。<br> 1999年12月3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突然对全国发表电视讲话:他宣布自己从即日起辞去俄罗斯总统兼俄罗斯国家武装力量总司令的职务,将由总理普京代行上述职务直至举行全国大选,同时他把俄罗斯国家核武器密码箱也交给了总理普京。<br> 普京上任后面临着许多难题,他将政府中的人员安排妥当后,便开始办第一件大事——尽快结束车臣战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