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我曾经蹲在北京海淀的某个书店的展架下边,翻看一本名叫《人有病,天知否》的书,书里写的是1949年之后的中国文坛,算是一家之言。那时候,我还没有工作,但是不愁吃喝,父母每个月给的生活费足够打发读书、生活之需。一个有闲情了解中国文坛陈年旧事的穷学生,对未来,除了憧憬,一无所有。
今天,当我撰写这篇编者序的时候,我的收入已经大体可以应付自己的生活所需了。不再是父母的负担,对年轻人来说是迈上社会的第一步。但是,这小小的一步却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快乐,长时间的收支勉强平衡带来的,仅仅是对没有积蓄的担忧
展开
——《三联生活周刊》
穷是技术性的,忙是社会性的,穷忙是世界性的……穷忙族一点都不像职场问题,更像是社会问题。能否找到生机,有时候并不只是穷忙族自己所能决定的事情。
——《新周刊》
“我身边的‘穷忙族,很多,他们大多兼了好几份差事,不仅每天过得忙碌,更是迷茫,永远觉得自己只是在过‘日子’,而不是在‘生活’。
——《中国青年报》
“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