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商业组织的内部构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33971
  • 作      者:
    (日)石原武政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石原武政,1943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市,毕业于神产大学,商学博士,曾多年任教于大阪市立大学,现任流通科学大学名誉教授。日本通产省(现经济产业省)中小企业政策审议会商业分会长及若干咨询委员会的主任。曾出任日本商业学会会长,从事商品流通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30多年,发表了大量的著述。
展开
内容介绍
    传统的商业论是高度抽象的,很难直接拿来解释现实的商业问题。作者正是怀有这样的不满,希望在《商品流通研究经典著作译丛·商品流通研究系列:商业组织的内部构成》中构建媒介于商业基础理论和现实之间的“中观理论”。第一章用“交易的计划性”这一概念揭示了批发商新的存在根据;第二章详细说明了将“备货形成过程”的概念运用于商业集聚。第三章从商业者的行为,明确了商业媒介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不确定的沟通作用。第四章到第六章,详细论述了商业最基本的理论“买卖集中原理”,揭示了这一原理无论是在商品方面还是空间方面,都会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从而使商业集聚的意义更加明确。由此可以看出,由中小零售商形成的商业集聚是买卖集中原理最基本的承担者。并且,从商业集聚外部性的控制点,解释了业种综合型和部门综合型零售业成立的依据。第七章用流通技术的概念说明了零售业态的意义。第八章和第九章分析了产销协作过程中,生产与商业分工关系变化的趋势,指出探索生产和流通同时进行调整,使库存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作为现实市场基础的商业
    1.1 不断变化的商业
    近年来,流通领域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产销协作、产销同盟和产销一体化等用语,也常听到ECR(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QR(quick response)等词汇。这些活动在各个行业中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共同的特点是伴随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关注零售终端销售动向并迅速应对,从而提高经营效率。除特殊说明外,本书将这些活动统称为“产销协作”。在物流方面,有人批评多次少量配送会造成交通拥堵、大气污染,但开发出混合物流方式后,这种批评就消失了。现在说“产销协作”是流通业最大的课题绝不过分。在零售业总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开创这种方式的便利店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见,这个发展方向是毋庸置疑的。
    且不说现实的课题,这种活动也是理论研究的重大问题。以往的商业论或流通论一直都强调,商业是以最单纯的姿态无差别地介于大量生产者和大量消费者之间。商业集中了买卖或交易,大量交易的集中才提高了流通效率,从而使商业的存在有了根据。对生产者保持社会性和中立性,正是商业最本质的特征。因此,生产者直接针对消费者进行的产品差异化、广告以及包括对流通渠道施加各种影响的市场营销活动,都可以理解为是从外部对纯粹商业形态的影响①。以此类推,这种生产者参与的产销协作形态的发展,显然可以理解为商业过程中形成的个别持续关系。
    显然,上述商业认识的局限性在于丝毫没有对其自身产生质疑。商业论乃至流通论过于强调这种商业的基本性质,至于这种基本性质与各个商业者有怎样的关系,并未给予足够的关心。当然,商业是由众多商业者构成的。在这里应该提出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关于商业内部构成的问题。商业为什么是由众多商业者构成的呢?我们可以概念化地将其想象成是整体商业的分化。我以前也曾触及到这一问题,但有关其内部构成的讨论,却不见得具有说服力②。
    二是每个商业者的性质。由于商业整体具有社会性,每个商业者也必然具有社会性,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这两者的“社会性”意义相同吗?换言之,每个商业者是商业整体的缩影吗?从现实的商业者来看,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现实不是被歪曲的,那么理论该如何容纳不同商业者的社会性呢?
    为了分析评价现实流通变化的理论框架,商业论乃至流通论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更加具体的基础理论。否则,只能将产销协作的新现象看做是特定生产者与特定商业者建立的个别关系。如果不做进一步的考察,就会得出商业将阻碍或损害社会效率这一否定的判断。如果从商业基础理论可以解释现实活动这一观点出发,就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作更细致认真的分析。但如果不将其上升到商业的基本认识或基本认识的具体理解方法的高度,讨论就无法明晰。本书就是以此为课题,特别是在本章想为此从整体上提出问题,把握问题所在和展开的方向。
    但是,本书并非旨在直接分析这些现实的变化,并对其做出评价。本章的直接意图是在关注以上两个问题的同时,向商业基础理论具体化迈出第一步,并且从中探讨商业的市场媒介性质和商业者的库存形成问题。
    1.2 商业者功能与商业功能
    1.2.1 投机性生产与市场
    先假定社会分工十分发达、商品生产无处不在。生产者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与市场中其他人交换而生产商品。但是,生产出的商品并不一定都能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它们在等待价值实现的“惊险一跳”。这是在商品生产社会中,生产者必须要经历的风险。现在我们把这个叫做“市场风险”。市场风险表示商品存在着在一定时间内无法以一定的价格销售出去的可能性。
    如果生产者能够订单生产,就能回避市场风险。但是,如果订单生产,从订货到实际商品交货的时间就会包含生产时间,从而延长了交货时间。对买者来说,这意味着不能在必要的时间得到商品,从而阻碍了市场的扩大。而且,为了及时拿到商品,买者必须事前正确预想到将来的需求,这在现实中是极为困难的。商品把自己置于买者面前能够创造出需求,而订单生产则无法刺激这种需求。
    因此,生产者为了缩短交货时间,使商品自身创造需求,就要进行预测生产。在实际需求发生之前进行预测生产,对生产者来说就是投机(speculation)①。投机性生产使生产者在缩短交货时间的同时,也有了实现规模经济的可能性,但其结果是生产者必须在其他方面承担市场风险。
    所以,预测生产就要为生产出的商品寻找市场。如果不能确保充足的市场,无论怎样提高生产效率,都无法实现大量生产。大量生产需要大量市场,大量市场是大量生产成立的前提。市场的扩大,决定了分工的程度,这是自亚当?斯密以来的古典命题。
    毋庸置疑,这里所说的“市场”,是指商品的最终消费者。现在,我们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的市场叫做一级市场。如果生产是小规模的,生产者就能够在地方性消费者中发现充分的市场。现在,以店铺形式存在的生产者,在有限的地域中,至多也就是以几千个消费者为对象进行生产和销售。在这里,生产者与消费者或卖者与买者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确定的关系。确定的消费者何时能成为现实的买者并未可知,但有限数量的、可以确定的消费者构成了生产者的市场。
    生产规模扩大,一级市场必然扩大。市场的扩大即大量化,从生产者来看就意味着市场超越了地方性制约,向着不确定的消费者扩大。大量市场朝着不确定的大量消费者扩大,最终是朝着根本无法确定的无数消费者扩大。如果市场这样扩大,就无法追求大量生产。换言之,生产规模越扩大,生产者越要依赖于更多的消费者,但消费者数量越增加,生产者直接到达消费者就越困难,生产者必须以无数的消费者为前提,但这些消费者却无法自己从生产者处得到商品。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便出现了商业者。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一旦介入了商业者,生产者就变为只与有限数量的商业者进行交易。当然,商业者把从生产者处采购的商品销售给广大消费者。商业者的购买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面向消费者。每个商业者面对的消费者都是有限数量的,生产者将其乘以交易的商业者数就能得到其所面对的消费者数。即,现在假设各商业者分别与2000个消费者交易,生产者只通过10个商业者就间接地面对了20000个消费者。从生产者来看,10人的市场扩大为20000人的最终市场。我们将其称为商业者的市场形成功能。
    相应地,以20000个消费者为对象的一级市场,被简化为以商业者为对象的10人市场。生产者与20000个消费者的交易,被简化成仅与10个商业者的交易。为了强调这一点,将其称为商业者的市场简化功能。市场形成功能与市场简化功能是同一商业者活动的正反两面。生产者在与有限数量的商业者进行交易时,间接地面向了无数的消费者。这里的市场形成与市场简化,是商业者对市场发生作用量变的表现。
    由于商业者的介入,一级市场扩大到由无数生产者与无数消费者形成的市场。但是,所谓无限的市场,是由这些交易对象的特定部分市场合成的。更确切地说,表现为现实具体交易关系的市场本来就是如此,由于商业者的介入,这些小的市场被联结起来,形成无限的市场。通过这一联结过程,各个细小的市场趋于同质化时,便形成了大市场①。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理论上所说的扩展到无数交易者参与的市场,现实中是由相对有限数量的当事人形成的市场合成体。承担着合成节点作用的是商业者,商业者的集合便是商业。
    1.2.2 消费者的备货物
    上面是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市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也是同样道理。如W.阿尔德森所说,所有经济活动的目的,都在于为了使广大消费者过上富裕的生活而准备必要的备货物(assortment)②。消费者为了应对未来可预见的各种情况,会自己保存很多物品。所谓备货物,就是消费者为将来可预见的需求而准备的物品集合,是按照使用目的而准备的有意义的物品集合。
    阿尔德森把备货物能够应对将来不时之需的价值,叫做备货物的效能(potency of assortment)。物品是根据其备货物效能大小的顺序而追加在备货物中的。各种物品的备货物效能的大小,是根据其对应事态的紧急性和发生概率而决定的③。这里所说的事态紧急性可以从时间角度来把握,即当消费者在某种状态下,从感觉到某种需求到需求被满足存在时间上的延迟。现在,把感觉到需求到需求满足的最大限度可延迟时间叫做该物品的忍受时间①。显然,紧急性越高的物品忍受时间越短。
    在这里,我们假定以商品生产形态进行的分工是一般化的,消费者即使在家庭内进行简单的加工,也基本上不从事生产活动,生活必需的大量物品原则上都从市场购入。很容易想象,消费者的备货物不只根据物品的紧急性来决定,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也会根据物品获得的难易程度来决定。
    现在,我们把消费者从感觉到对某物品有需求到获得该物品所需要的时间叫做物品的筹集时间。一般会发生以下情况:如果某物品的忍受时间比该物品的筹集时间长,商业者就可以在消费者产生需求之后筹集该物品;相反,筹集时间比忍受时间长时,商业者就必须事前存有该商品。因此,筹集时间超过忍受时间的物品越多,消费者就会保存越多的物品作为自己的备货物,以备不时之需。这就意味着,如果物品的可忍受时间是给定的,筹集时间决定消费者的备货物。一般来说,物品的筹集时间越长,消费者的备货物就越多。
    的确,消费者可以储备物品作为备货物,以使筹集时间最小化。但显然消费者储存很多物品是需要费用的,这不仅仅是指储存需要的物理性场所,还包括储存期间物品品质的下降,以及预期的需求没有发生而使储存物品丧失意义。因此,消费者除了特别收集,通常会把备货物控制在一定水平内,即并非保存以备不时之需的全部物品,而是将其中的一部分延期到将来筹集。
    1.2.3 消费者备货物的筹集市场
    市场营销研究中,最先运用延期(postponement)概念的是W.阿尔德森。他从物品的形态变化和库存位置两个方面论述了营销流②中的延期。很容易想象,形态变化的延期随着物流向前方进行,而库存位置的延。
    ……
展开
目录
译丛总序
中文版序言
译者前言
原书序

绪论 基础理论与现实的分离
0.1 研究的流星化
0.2 光辉的消逝
0.3 使基础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媒介理论
0.4 本书的构成
第1部分 市场与商业--商业论的市场认识

第1章 作为现实市场基础的商业
1.1 不断变化的商业
1.2 商业者功能与商业功能
1.3 商业者的投机性库存与延期性筹集
1.4 结语

第2章 作为备货形成过程的商业
2.1 备货形成过程的地位
2.2 阿尔德森备货形成过程的概述
2.3 备货形成过程的再思考
2.4 结语

第3章 作为市场沟通手段的商业
3.1 不确定的消费者集合的市场
3.2 作为假设根据的市场图景
3.3 商业者的市场图景与备货物
3.4 消费者描绘的企业图景
3.5 结语
第2部分 买卖集中原理与零售业的发展变化

第4章 买卖集中原理与业种形成
4.1 商业的分化与内部构成
4.2 买卖的集中与空间市场
4.3 业种及业种店的形成
4.4 结语

第5章 商业集聚的依存关系与买卖集中
5.1 完全业种店与部分业种店
5.2 业种店与商业集聚
5.3 商业集聚的买卖集中
5.4 结语

第6章 商业集聚中的竞争与管理
6.1 综合零售商与商业集聚
6.2 商业集聚内的依存与竞争
6.3 综合零售商的成立
6.4 管理型商业集聚的可能性与条件
6.5 结语

第7章 零售业的业态革新
7.1 业种与业态
7.2 业态的诞生
7.3 食品超市业态的诞生
7.4 结语
第3部分 生产与商业分工关系的发展变化

第8章 生产与商业的分工
8.1 从脱节到产销协作
8.2 商业论的基本框架
8.3 与基本框架的背离
8.4 生产系统与供求调整的问题
8.5 结语

第9章 新型分工关系的探索
9.1 分工关系的动摇
9.2 库存调整功能的压力与技术革新
9.3 对生产者库存问题的关注
9.4 结语
附录
《商业组织的内部构成》点评回应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