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1-2012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243998
  • 作      者:
    马晓龙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旅游发展年度报告书系: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1-2012)》总体框架遵循上一版的结构,但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指标和分析方法,对2011年中国区域旅游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对2012年的发展予以展望,试图为政府决策、业界发展以及学术研究提供一个以区域为视角的旅游经济运行状况。全书共分六章,由马晓龙主编。
展开
精彩书摘
    (三)案例地的主要做法
    1.精准的发展战略指引方向
    (1)国际化视角统筹滨海新区旅游业发展。滨海新区旅游业发展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契机,以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把滨海新区建成“以近代历史文化为主脉、山河湖海为载体、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滨海都市休闲旅游中心”,并加快整个滨海新区旅游的国际化进程,使旅游业发展与滨海新区的开发相得益彰。通过实施国际化旅游发展战略,将滨海新区打造成具有较高的国际旅游发展水平、完善的国际旅游保障体系、优美的国际旅游环境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具体而言,滨海新区将在旅游产品、旅游营销、旅游服务、旅游资本、旅游人才等方面全面实现国际化。
    (2)打造全国旅游业发展的试验田和风向标。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其旅游业的发展形态也将走在全国前列,起到先行先试的引领示范作用。滨海新区多年来在发展中秉承勇于创新的产业发展理念,通过引入国内外最新旅游业发展技术,尝试最新的发展理念,探索未知的发展领域,使得滨海新区旅游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使其未来成为全国旅游业发展的试验田和风向标。另外,滨海新区还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用更少的人力资源做出更大的成就。
    (3)旅游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战略。近年来,滨海新区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契机,实施“政企联手、部门联合、区域联盟、上下联动”的营销机制,将整体营销和专项促销相结合,加大国内外宣传促销力度,提升滨海新区旅游知名度。借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之际,积极打造标志性旅游景观,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倡导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
    (4)通过产业融合,促成大旅游发展。滨海新区通过深入挖掘经济社会产业体系完备的综合支撑优势,努力推进旅游业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相互融合,努力推进大旅游与大工业、大农业、大服务、大文化的多产业联动,培育康体养生、商务度假、生态体验、文化体验、后工业科技、新兴旅游等新业态,实现旅游产业经济的突破。培育涵盖旅游6大产业要素、6大新产品新业态和10大产业体系的“6+6+10”的旅游大产业格局。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区域旅游发展状况与特征
一、区域旅游发展的总体状况
(一)东部地区国内旅游领先地位进一步强化,中西部出游力增长较快
(二)东部地区入境旅游支撑能力强,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较大
(三)东、中、西部地区出境旅游继续全面增长
(四)区域旅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强化
二、2011年区域旅游发展的新特征
(一)区域旅游发展方式更趋常规化
(二)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深化
(三)区域旅游发展创新手段更加多样
(四)海洋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受到高度重视
(五)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区域旅游热点
三、区域旅游发展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区域旅游局部投资过热问题
(二)区域旅游非均衡发展问题

第二章 旅游客源地研究
一、客源地潜在出游力概念解析
二、客源地潜在出游力识别与判断方法
(一)指标体系
(二)客源地潜在出游力识别与判断方法
三、客源地潜在出游力的总体特征
(一)客源地潜在出游力的主要影响因子
(二)客源地潜在出游力排名
(三)客源地潜在出游力的空间布局特征
四、客源地潜在出游力空间分异的内在机制
(一)客源地潜在出游力空间分异内在机制的模型构建
(二)影响潜在出游力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界定
(三)客源地潜在出游力的作用机制
五、依据抽样调查资料的客源地总体特征
(一)城镇客源地总体特征
(二)农村客源地总体特征
六、客源地发展趋势展望
(一)区域国家战略及城市群发育将使客源地格局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
(二)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客源地整体格局将向中西部偏移
(三)国家级区域旅游规划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刺激居民的出游愿望

第三章 旅游目的地研究
一、我国旅游目的地研究综述
(一)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
(二)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
(三)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关系
(四)旅游目的地形象
(五)旅游目的地营销
(六)旅游目的地管理
(七)旅游目的地与当地居民、环境的关系
(八)小结
二、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框架
(一)旅游目的地研究思路
(二)旅游目的地研究数据来源
三、国内旅游目的地识别
(一)国内旅游接待量
(二)国内旅游收入
(三)国内重点旅游省份的确定
四、国内旅游目的地主要特征
(一)国内旅游人均消费
(二)国内旅游收入占GDP比重
(三)国内旅游人次与总人口比值
五、国内旅游目的地发展驱动力
(一)旅游景区指数
(二)旅游接待能力指数
(三)游客满意度指数
六、2012年国内旅游目的地发展预测
(一)旅游目的地发展绩效
(二)旅游目的地发展驱动力
(三)旅游目的地性质特征

第四章 区域旅游流研究
一、区域主要旅游流判断
(一)主要客源地空间分布呈现出较强的区域集聚性和经济导向性
(二)主要目的地空间分布呈现出较强资源经济导向性
(三)我国主要旅游流流向
二、区域旅游流主要特征
(一)大尺度旅游流分析
(二)中尺度旅游流分析
三、旅游流通道便捷度
(一)旅游流通道便捷指数
(二)旅游流通道便捷度分析
四、2012区域旅游流趋势展望
(一)多种新兴形式旅游流不断涌现
(二)中西部地区旅游流将进一步发展
(三)区域内部旅游流网络进一步完善,周末旅游流将急速增长
(四)养生旅游导致旅游流形式将进一步盛行

第五章 典型案例分析
一、贵州兴义:精准定位,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旅游
对民族、落后地区的带动作用
(一)案例地概况
(二)案例地的研究价值
(三)案例地的主要做法
二、河北承德:打造国际旅游城市
(一)案例地旅游资源概况
(二)案例地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三)案例地的主要做法
三、天津滨海新区:国家级新区通过旅游统筹现代化产业全面发展
(一)案例地概况
(二)案例地的研究价值
(三)案例地的主要做法

第六章 区域旅游发展环境与预测
一、2012年区域旅游发展的环境
二、2012年区域旅游发展主要任务
三、2012年区域旅游发展建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