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东亚区域合作分析:中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变迁:China's ICT industry and East Asian reg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19614
  • 作      者:
    吴湘宁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吴湘宁,女,英国伯明翰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麦克阿瑟项目协调人,香港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地区主义与东亚合作,中国经济转型与亚太周边关系。
展开
内容介绍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舆论关于“中国威胁论”的声音就不绝于耳。目前多数研究集中在中国日益增强的军事实力、政治能量上,或者将中国的经济成就与日本的经济衰退进行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受益于以信息通信技术(ICT)革命为代表的最近一次工业革命,同时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本身印证着经济发展各个领域的巨大变迁。《东亚区域合作分析:中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变迁》旨在以中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发展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论述中国崛起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EARPNs)的影响,分析中国的崛起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在中国本土ICT企业逐渐变得越加强大的时候,尽管来自于中国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就EARPNs的发展进程而言,这些企业所制定的相关战略和发展计划在显得更重要。这点在私有企业中更为适用,如已提到过的华为和中兴。至于大型的国有企业,比如中国移动,尽管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工作方法和风格也发生改变,这些大型国有企业在为公司发展制定决策时没有足够的自由和灵活性。
  中国本土ICT企业从与全球生产网络的整合中受益,同时它们还学到了如何面对这种深层整合中带来的挑战。中国经济越来越开放,海外投资商会慢慢地与其在竞争中所遇到的对手获得同等待遇。中国本土ICT企业已经积累了几年的失败或成功的经验。很多ICT企业不满足于他们在中国已经获得的成绩,因此他们像跨国公司那样,继续开拓更大的海外市场。总的来看,不同的迹象表明中国ICT企业总体上有潜力替代一些世界闻名的跨国公司。对中国外国直接投资所带来的影响,东亚一些国家已经觉察并开始警惕。但就此得出中国已经取代日本和美国,成为主要资本和技术输出国的论断还为时过早。此外,如果我们从三个独立的部门细化分析中国ICT产业的话,分析的结果与我们所看到的表象有所不同。
  从上述研究来看,尽管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ICT制造国,中国ICT制造业多数企业都在全球/区域生产网络中尽可能地抓住海外订单,获取微薄的利润。两家最成功的中国本土ICT制造商——华为和中兴,的确在中下游制造部门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然而,到目前为止,就海外扩张而言,他们仍处于学习阶段。
  尽管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整合,让中国本土软件开发企业短时间内进入高端软件开发市场仍然很困难。这是因为这些中国软件企业在最初阶段选择了关注中低端软件研发。事实上,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要想在短期内获得高端研发能力都不是很容易。至于用友软件和东软软件,他们在其发展战略的早期就已经放弃了其业务中的高端业务部分。他们是否能在面对来自国际著名软件开发巨头的挑战时得以生存还很难说。
  至于电信部门,由于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党的密切关系,中国电信企业几乎不能被认为是有独立运营能力的市场经济企业,如上述所说,若没有党组织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董事长、总经理的任命和相关的重要开发战略的制定就不能实施。基于使用者和市场的数量,又有政府保护政策的支持,中国电信企业在规模、利润和使用群体方面来说,仍然会成为电信巨头。然而,除了中国移动,没有其他的电信企业进行海外扩张,尽管中国政府提出了“走出去”政策。甚至中国移动也仍处于海外扩张的初级阶段。到目前为止,没有公开证据表明在这些企业中存在一个明确的海外扩张战略或计划。
  总结说来,无论是主观地还是潜意识地,中国都遵循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曾经的发展道路,即在全球信息经济中以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开始。在中国政府、跨国公司和中国本土ICT企业联合影响下,中国ICT产业在短时间内跨越了雁行模式的几个阶段,这正是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ICT企业开始了国际收购和兼并。然而,由于中国ICT产业发展的时机和特殊的发展模式,多数成功的中国ICT企业在其投资战略上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到新兴市场——如巴西和印度和欠发达市场上——如非洲部分地区。与此同时,他们过分依赖于不断提供半成品的跨国公司(主要来自东亚经济体,如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以增强实力,同时在高端产品领域依赖技术合作以支持企业的持续发展(这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和新加坡)。这些都从不同层面说明,中国本土ICT企业的发展与EARPNs和国际生产网络密不可分。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区域生产网络(RPNs)
一、不同的方法路径
二、理解跨国网络
三、跨国研究的路径整合
四、理论应用
五、研究方法
六、小结

第二章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与信息通信技术产业
一、生产网络
二、信息通信技术产业
三、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与中国
四、小结

第三章 中国政府和东亚区域生产网络
一、政府的角色——国内角色
二、国家的角色——地区和国际层面三、小结
东亚区域合作分析——中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变迁

第四章 中国企业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二、理解中国本土信息通信技术企业的作用
三、中国本土信息通信技术企业——按行业部门
四、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