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后乔布斯时代的到来
本书试图走进苹果公司的封闭世界,解密苹果神秘莫测的公司体系,让胸怀大志的企业家、充满好奇的中层管理者、对苹果艳羡不已的竞争对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梦想洞察苹果奥秘的创意者们了解苹果公司的发展历程。如果能效仿苹果的话,有谁会不愿意一试呢?
第2章 “我参观了苹果厂区,但苹果只允许我说这些”
毫无疑问,所有公司都有秘密。不同之处在于,在苹果公司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秘密。苹果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有所发展,是因为它毫不含糊地坚持“口风不严战舰沉”的原则。无限循环路1号的苹果公司商店里有一款对外出售的T恤,上面写着“我参观了苹果厂区,但苹果只允许我说这些”。
第3章 专注,专注,专注
创立苹果,并不是为了一年生产20件惊人之作。每年最多只有三个项目能引起高管的重视。这就是精简化。管理团队常常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来开发相应的技术。如果你同时做100件事,那你就不可能是在按苹果的方式做事。绝大多数公司都不愿意像苹果一样,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因为,这么做很可能以失败告终。要从25个创意里挑出4个,那是件很恐怖的事。
第4章 创业之初的激情
多年来,苹果从低谷走向巅峰,向世界展现了自己永葆激情的一面。对苹果公司以外的人来说,改良的好处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伴随一系列大胆的举措,如开除不称职的员工、采取极端的责任制,苹果创造了一个鼓励员工大胆思考问题的工作环境。在这里,平庸之辈很快就会暴露无遗。
第5章 聘用苹果信徒
当时,莱维特即将卸任克林顿治下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一职,史蒂夫·乔布斯邀请他加入苹果董事会。接到邀请后,身为铁杆苹果迷的莱维特兴奋不已。莱维特在10年后回忆说:“我告诉乔布斯,在美国,没有比苹果让我更乐意加入的董事会了。”
第6章 至关重要的设计
对消费者来说,苹果生产的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产品。在消费者看来,信息是从四面八方扑来的。不过,这些信息都很容易理解。因为它们是自然渗透进来的,而不是生硬灌输进来的。但你也别搞错了,是苹果从头到尾策划了整个信息传播过程。
第7章 征服敌人和朋友
苹果无疑违反了,或者说是选择性忽略了一条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苹果把自己的时间看得比合作伙伴的时间更重要,这么做对吗?苹果要求别人遵守它的品牌法则,却忽视和自己有生意往来的公司的品牌法则,这么做公平吗?苹果总是对别人幸灾乐祸,又怎能指望别人善意相待呢?答案似乎已经很明显了。
第8章 接班人计划:蒂姆 · 库克之后
多年来,乔布斯和其他董事会成员一直坚持说,苹果有适当的接班人计划,只是没有对外公布而已。这份计划几乎包括所有重大的人力资源问题,比如谁会接替乔布斯担任首席执行官。计划里还包括其他一些措施,以确保苹果的核心价值观能传递给未来的领导者。
第9章 苹果魔法
尽管在过去10年里,苹果只是人们交谈的话题之一,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交谈的话题之一,但如今,苹果已经成为头号热门话题。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曾是谷歌老员工。她说:“我们将苹果视为典范。我们会学习它处理问题的方法。从信息一致性到管理架构,我们都学。”
——《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
拉辛斯基的书驳斥了当今硅谷的普遍信念——在21世纪,只有架构扁平化、开放化的公司才能取得成功。拉辛斯基揭露了一个大多数人不愿意面对的真相,那就是:苹果,而不是谷歌,才是美国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秘密和谎言,而不是透明化和真相,将界定美国企业的未来。
——美国著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
如果你是真正的苹果粉丝,我建议你留出一个周末来读这本书,因为你一旦拿起它就放不下了。这和亚当·拉辛斯基精湛的调研、采访和写作技巧密不可分。他会让你感觉自己是苹果公司的一分子。
——美国科技博客“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
如果你对管理感兴趣,《苹果》将是你的必读书。
——福布斯网站编辑 史蒂夫·戴林斯(Steve Dennings)
这本书确实有料!书里不仅有许多认识乔布斯、库克和苹果执行团队其他高管,并和他们一同工作过的人提供的深入洞察,还分析了苹果失去乔布斯后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你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苹果公司的员工也会像我们这些“外人”一样渴望这本书。
——美国科技博客GigaOm编辑 埃里卡·奥格(Erica Ogg)
所有公司都有秘密,不同之处在于,在苹果公司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秘密。这本书和同题材的其他书视角不同,作为《财富》杂志的记者,作者有机会深入苹果:他们如何规划产品?他们如何掌控传播……故事是生动的发现。
——《中国经营报》常务副总编、《商学院》杂志主编 王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