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厚道是做出来的
河套人自古就厚道,厚道是河套人的古老民风,张庆义经营的河套酒业传承并升华了河套人的厚道。营销跟着人心走,人心跟着情义走。河套酒业的厚道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从人心到事业再到产业,厚道在这里不是苍白的词语,而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十五岁挑起养家的重担
解密河套酒业,首先要从张庆义谈起。张庆义是谁?张庆义一向低调,在这里确实需要介绍一番。作为河套酒业的当家人,1991年张庆义来到河套酒业后,领导企业踏踏实实做事,最终让草原上的小草长成了黄河边上的大树。人们开始询问,高端白酒行业竞争如此激烈,为何河套酒业还能分享荣光?河套王是怎样成王的?张庆义是个怎样的高人?
高人来自于平凡,张庆义可以说是苦根上结出的甜果果。张庆义成长的历史折射着那一代中国人共有的苦难与辉煌,分享他的奋斗史,对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一种励志。而分析张庆义的成长环境,有助于我们了解他发展河套酒业的一些最初动因。
从古至今,有无数惊天动地的人物,几乎所有的杰出人物都有一个艰辛的童年。张庆义1943年农历2月17出生于杭锦后旗三道桥乡樊平圪旦村。和许多河套地区的穷苦人家一样,张庆义家里的日子很苦。当地人讲:一门一窗,人起炕光,门背后立着半截水缸。据张庆义回忆,当时家里没有褥子,火炕用油打得光光的,全家只有两床被子。说起过去人所吃的苦,张庆义闭上眼睛,半天说不出话来,他在回味那种苦涩。他说:“那会儿的人太苦了,什么东西都吃不上。”寒冷与饥饿在那个年代是家常便饭,更何况是张庆义这样三代同堂、入不敷出的特殊家庭。
尽管笔者一再问询,张庆义回忆自己的童年,确实没有能当孩子王的迹象,他不是那种领着全村孩子捉迷藏的孩子。当时村里的张家人有七八户,他在孩子辈里算是年长的,谁家有了活计都愿意支使张庆义。张庆义听使唤,一支使就去,而且干啥像啥,长辈很放心。在他的记忆里,他没有时间玩,主要精力都用在放牛、担水、耕地、挖渠上。
张庆义在村里念的小学,那里的小学坐的是泥台台,一到冬天冻得坐不住。因为张庆义的舅舅在陕坝镇,为了让孩子们开眼界上好学,母亲力主搬进镇里。
张庆义的父亲是一个老实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全家迁至陕坝镇后,张庆义的父亲在杭锦后旗电池厂做短工,也就是夜勤人员,月收入二十多元,还不稳定,母亲无业而且多病。张庆义作为长子,下有一弟一妹。1956年张庆义从三道桥黎一小学转学至杭锦后旗东二街小学。张庆义读书勤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母虽然吃些苦,但也为自家孩子的突出表现喜在心头。
天道无常。1957年,母亲因病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在悲痛之中,张庆义更加努力地读书,比同龄的孩子更懂事了,俨然是一个小大人。
母亲去世的第二年,张庆义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杭锦后旗一中(现奋斗中学)。正当他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向往时,灾难再次降临这个不幸的家庭,他年幼的妹妹得了怪病,久治不愈,本来窘迫的家境更是捉襟见肘。一家五口靠父亲二十多元的收入生活,连温饱都难以维系,更没钱给妹妹医病,张庆义小小年纪就陷入了人生的艰难选择之中。
新学期到来时,张庆义特别喜欢闻到新书油墨的芬芳,同学已经准备新学年的书包了,张庆义却没有像以往那样表现出迎接新学期的欢欣。张庆义特别喜欢读书,他想通过读书改变全家人的命运,可条件已经不允许了。可放下书本务工养家,对喜欢读书的张庆义来说,决心哪有那么好下的?
母亲去世后,只能由年迈的奶奶过来给全家做饭。一天清晨,看着张庆义一边拉着风箱一边看书,奶奶轻轻叹了一口气。张庆义的目光从书上移开,看到奶奶的白发在锅前的蒸气中轻轻飘动,想想弟弟在等着钱念书,最主要的是,妹妹还病倒在炕上,全家只靠父亲二十多元钱怎样过日子?此时张庆义再也不能犹豫了,他一下子把书扔在一边,流着泪向父亲提出了辍学做工贴补家用为妹妹治病的想法。
老实巴交的父亲只是闷头抽烟,他看着儿子那因缺乏营养而稚嫩的面庞,真不忍心同意儿子的选择。父亲心疼儿子,儿子已经长高了一些,但毕竟还是一个孩子!父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的无言其实已经是默许,毕竟生活所迫,1958年7月,张庆义报名参加了杭锦后旗机械厂的招工,15岁就成了一名学徒工。从此,他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帮助父亲一起支撑起这个家。
一个月以后,张庆义把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资18元钱放到父亲的手中,马上可以给家里买米和面,也有钱给妹妹买些药了。看到这些,张庆义的心里像吃了蜂蜜一样感到欣慰,一个男儿的奉献史由此开始。
15岁实现经济自立,用自己的双手改善家里的生活,这完成了张庆义一生中一次重要的积极心理暗示。这不仅对他的家庭有重要改变,也成为他建设家乡、建设河套酒业乃至建设意识超强的心理基因,最终形成了他“在家乡的土地上建设高楼”的思想。
经济自立,这对于张庆义的独立人格、奋斗型人格、富而思进的性格形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今美国等发达国家强调让孩子早早自立,而在那个年代张庆义早早实现了自立,这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自我激励,长期压在他心头不能给家里分忧的压力化解了一大部分。工资可以养家,可以帮助妹妹治病,张庆义还可以自己买一点书接着自学。有了这次成功的体验,张庆义后来遇事就常常变不利为有利,并能抓住这些有利因素朝着成功的方向迈进。
中国人讲究长子要担当,张庆义恰恰是一个贫困家庭中成长起来的长子。长子意识对张庆义的做人做事方式也产生了影响,这让他认识到担当有担当的苦涩,但担当也有担当的甜蜜。
之前张庆义只是小家的长子,河套酒业如今成为整个杭锦后旗工业经济的支柱,张庆义成为了这个大家的长子。
一句话影响张庆义一生:往街上走
分析张庆义的学习动力与商业才华的形成,笔者发现,张庆义祖上经商的积淀几乎没有,也没有出现特别有知识的人,他们家是从陕西的府谷走西口来到河套的。但是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他的家里人却像这个时代所有的中国人一样,有着对知识、对城市、对现代化中国的无限向往。
对张庆义学习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母亲,在母亲去世50周年的时候,张庆义把张家和姥姥家的长辈都请来,吃了一顿饭,回忆母亲的为人处世。
张庆义说母亲对人热情、尊老爱幼,性格坚强,即使在病危时,躺在炕上都不会哼一声。他说他父亲不爱说话,母亲对他们这些孩子来说太重要了。这辈子他永远记着母亲说过的一句话-“往街上走”,虽然才四个字,却是一个农村妇女的全部理想与志向。老人家所说的街上是指城市。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一切都凭粮票才能吃饭,为了让孩子们念好书,母亲做主,全家搬进了陕坝镇。不要小看这个陕坝镇,在那个年代,陕坝就是街上,就是现代化与品质生活的象征。离开了土地,搬到陕坝镇后靠什么生活?那个年月上班的人家过日子尚且困难,没有班可上的人家所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一段时间内,张庆义全家仅能靠一辆毛驴车过日子。
“一吃一喝一吸溜,阳婆底下一圪蹴。”长期在温饱线上挣扎,这是传统河套百姓生活的生动写照,而从母亲这一代人开始,他们试图转变这种守旧的人生,他们向往文明,模模糊糊的直觉判断里,城市是文明的重要载体。母亲已经远去了,而母亲的理想在张庆义这一代扎下了根。
母亲得了阑尾炎,最初只看中医,不重视西医,本来一个很简单的手术,却让母亲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件事对张庆义影响很大,笔者猜想,张庆义后来苦心钻研科学技术,一直坚持向世界最先进的技术看齐,牢牢抓住技改不放,大胆试水机械化酿酒,也许与这一情结有关系。
河套,这片在几代人奋斗中逐渐兴盛起来的土地,无论是战争,还是干旱,这里的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奋斗。作为一个传统的农耕地区,农业现代化是人们的梦想。张庆义的奋斗富有传奇色彩和励志色彩,张庆义及河套酒业全体员工这些年在黄河边上的奋斗,恰恰折射了河套几百万老百姓几代人的命运。他们读懂了时代,有着坚定的使命感,那就是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让河套从传统的农耕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转型,向现代化进军。
从苦难出发,奋斗改变命运,把人生最美的岁月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分享世纪荣光。从这个角度看,河套酒业的美酒有着更多的含义,张庆义带领全厂员工的奋斗史有着更深的典型意义。
从农村种地到机械厂做工再到河套酒业做经营者,张庆义用一生实践着母亲“往街上走”的志向。后来他不但走进了陕坝,而且走进了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走进了北京,也去过纽约、巴黎等世界名城。眼光开阔的张庆义又把看到学到的知识用于家乡的建设中,最终让一个现代化的河套酒业这样一个品牌巨人屹立在了黄河岸边,屹立在了河套大地。
张庆义衣着朴素,全身都找不出一件奢侈品的影子,他从来不抽烟,因为年轻时买不起烟。张庆义的成就感不在于自己有多少钱,而在于品牌经济已经帮助家乡融入市场经济的时代洪流。在纪念母亲的特殊日子里,想到含辛茹苦养育自己长大却没有看到今天的母亲,张庆义想说的是:母亲,我没有忘记你的激励,儿女没有给你丢脸。
张庆义是一个喜欢文化的人。他告诉笔者,识字以后,他读得最多的书是《岳飞传》,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连同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一起,深深地影响着张庆义的一生。
张庆义对母亲的感情很深,当时家里很穷,母亲想方设法给他们做各种好吃的。当时村里与陕坝有30里的路,要走整整一天,他每次放学回家,母亲早早就在村口等着。他永远不会忘记母亲期盼自己回家的眼神。
近年来,张庆义和他的弟弟张庆升主持修了家谱。母亲生前居然没有一张照片,只能请一位画家创作了一张母亲的画像。这种贫穷与落后给张庆义带来的情感触动是可以想见的。
做事情,要么不做,做一定要做好。失去了母爱,家里没有背景,不管做什么,有个工作就不错了。要想有口饭吃,张庆义就得把事情做到最好,要想出人头地,只能靠自己打拼,努力工作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甚至在家庭情感的表达上,张庆义回到家里话也少了,他把更多的情感转移到了工作上。张庆义一直想把自己“往街上走”的成果告诉母亲,而母亲永远走了,子欲孝而亲不待,张庆义转而在工作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