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396093
  • 作      者:
    郑贤玲著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民族工业崛起征程中的一段缩影;
       这是“中国制造”梦想的30年奋斗史。
       它是“中国制造”的拓荒者;
       它是完成市场经济转型、实现国际市场升级的世界冠军。
       它拥有创造力的员工不可复制,它智慧的领军人才不可复制,它的产业结构不可复制,它各业务间的生产流程不可复制;
       但是,它的制度可以复制,它的文化可以复制,它的产业基础体系可以复制,它的全球资源配置的理念可以复制,它持续改善的思维和方法可以复制,它激发员工创造力的机制可以复制。
       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
       它是国有控股企业,却有着比民营企业更灵活的机制;
       它不是民营企业,在这里职业经理人却被称为“老板”,他们把职业看做“共同事业”;
       它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外贸产业,却在劳动力成本增长20倍和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40%的情况下保持了集装箱价格的相对稳定;
       它不是世界500强企业,却如一叶扁舟自如地穿行于世界500强企业之中,将它们变成中集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它总体规模不大,却在集装箱、登机桥、专用运输车辆三项交通设备领域成为世界第一;
       它从事的集装箱产业门槛不高,却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长期保持稳健增长并做到了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商的培养使得集装箱产业链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上市成为地方政府帮助国有企业脱贫的通道,而中集1994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达到融资总额的3倍,筹钱显然不是它上市的目的。
       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中集天然具有开拓与变革的气质。集装箱显然并不是它的全部,麦伯良在把一个无名小厂变成世界集装箱行业领袖之后,目标已经锁定为“成为世界级企业”。
       没有打工妹的浪漫故事,也不是鲁莽少年闯荡江湖的创业史,《中集:可以复制的世界冠军》重现中集踏着中国经济节拍成长的足迹,帮你复制世界冠军的成功。

展开
作者简介

     郑贤玲,经济学博士,机械行业资深分析师。她曾在湖北车桥股份公司担任机械工程师,担任北台壁纸和欧雅壁纸武汉公司经理。1999年进入华夏证券研究所,从事机械行业研究,2007年加盟鼎晖投资。她先后走访机械制造企业近300家,并长期跟踪中集集团。2005年、2006年她被评为《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公开发表行业及上市公司报告数十篇,出版专著《股票期权理论与实践》(2002),是《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年鉴》和《中国内燃机工业年鉴》特约撰稿人。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团),这是一家为全球市场提供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的企业集团,主要经营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和化工装备、海洋工程、机场设备等装备的制造与服务。目前,中集集团总资产643.62亿元、净资产186.28亿元,2011年销售额641.25亿元,净利润36.91亿元。在中国以及北美、欧洲、亚洲、澳洲等国家和地区拥有15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超过6.4万人,初步形成跨国公司运营格局。
     1994年,中集B股和A股先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证券代码分别是“200039”和“000039”。
     中集于1980年诞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蛇口,公司30年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市场经济及改革开放后中国制造业和航运业务的成长过程。作为世界集装箱行业的领袖企业,公司在收购兼并、资源整合、制造体系建设和集团化管理上积累的经验开始在其他产品上“复制”,并将登机桥和专用车辆也做到了世界第一。《中集:可以复制的世界冠军》通过回忆公司发展过程,追寻中集在30年成长过程中所代表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化特征,并试图通过中集过去30年成长的历程为6万多中集人留下一段系统的文字记忆,同时为和中集一样正在探寻中国制造业升级的企业提供一点思想交流。
展开
精彩书评
     中集30年来从整合中国资源发展到整合全球资源,成就了其在世界集装箱领域的行业龙头地位。 中集的探索是中国企业实践“以全球应对全球”以及“链条对链条”这种组合拳的一个经典案例。
     ——项兵  长江商学院院长

     从面临破产到成为三大领域的世界冠军,中集的发展既闪耀着战略和管理智慧的光辉,也充分反映了在中国经营环境下成长的契机和挑战,《中集:可以复制的世界冠军》是致力于打造世界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必读书。
     ——杨国安 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飞利浦教席教授 中国企业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所有的企业都想复制自己的成功,但是所有的成功又都无法简单地复制。作为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中集之所以能够在若干个相关行业中连续“复制”出几个世界冠军,就在于麦伯良及其管理团队能够把“复制”理解为“坚持与创新”的统一,对在“复制”中坚持什么和不坚持什么形成了独到的见解。
     ——蓝海林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集中国智慧,变世界格局,成共同事业。
     ——王璞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 首席专家

     中国的制造业升级之路不是简单的产品升级,而是需要从体制、资本、产业、技术、管理和产品层面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还需要非凡的胆识和勇气去不断推进和尝试。中集走向世界级企业的道路,值得研究,值得尊敬。
     ——刘湘明  《商业价值》出版人

     这是一则中国制造企业成长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于寻求中国制造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著作。30多年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集集团立足于全球市场,在企业组织结构、制造体系建设和商业模式上做了艰苦的探索。《中集:可以复制的世界冠军》从历史的角度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很好的思考。
     ——王立鹏 《中国经营报》常务副总编辑 《商学院》杂志主编
展开
精彩书摘
  2000年,南通中集的质量达标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JR箱也做到第四批了,但日本客户对“中国制造”仍然是“另眼相看”。他们不相信中集在短时间内会有多大的改变,接收产品时仍然坚持
  百分之百检验。麦伯良在一次跟日本高层一些经济界朋友吃饭的时候,提出一个建议:请日本的检验专家把中日韩三家生产的JR箱的出产地都蒙起来,搞一个评比。日本人接受了他的建议,安排二十几个专家去做了一个测评。很多项目综合下来,结果三家得分分别是87分、86分、64分,分数下面的出产地都用红布挡着。在揭开红布前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几乎所有的日本专家都认为64分肯定是中国的,他们期待看到第一个字母是“C”,只有麦伯良和唐国才心里清楚那个产品不是中集的。打开红布的一刹那,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中集的产品是86分,与日本的87分仅一分之差,64分的是韩国产品。
  表达“存在”是人的本性,从麦伯良开拓国际市场初期和Heki-mlan见面的心理活动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最初开拓国际市场的时候,国际市场的人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集,这是在麦伯良与我国香港、法国、日本、英国的客户交流中的强烈感受。此时中集的麦伯良也好、振华港机的管彤贤也好,他们去到国际市场上很难一下子让人认识他们个体的能力和人格,但他们必须用自己的能力和人格去改变国际市场对中国、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印象,通过他们的产品、服务来认识中国,认识中集、振华,认识麦伯良、管彤贤。显然,这不是一单生意可以完成的夙愿,需要有远大的构想和对每一个订单持之以恒地付诸实施。麦伯良说:“客户从不相信你、到认同你、到尊重你、到尊敬你、到追随你,是一件非常困难但也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中集这种开拓市场的精神一直传承下来,2011年的12月,我在中集旁边的海涛酒店吃快餐,旁边有几个年轻人正在聊天,其中一个人说:“尽管被客户一次一次拒绝,但我还是像初恋般对客户充满了热情。”我循声回头看到,说这句话的年轻人挂着中集的胸牌。发行上市异地扩张1990年,中集确立了“做集装箱制造业的世界第一”的战略目标,看到世界集装箱生产基地已开始向中国及东南亚转移的趋势,预期中国外贸的持续增长会引起国内集装箱需求的快速增长。1991年魏江令中风后,麦伯良开始全面主持中集工作,1992年出任中集代总经理,他开始谋划做世界最大集装箱企业的战略,并在公司中层干部中树立起打造全球集装箱制造第一的目标。尽管这一年中集集装箱产量只占国内产量的11.7%,占全球产量的1.46%。当时的市场是,1992年年底,全国已开工的集装箱厂有14家,双班产能16万箱;准备投产的有4家,计划产能6万箱;在建集装箱厂有10家,设计产能13万箱,而且还有一些国外的企业准备向中国转移。当时在周边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也还有很多的产能,其中印度10家(在中国2家),印尼10家(在中国1家)、泰国3家(在中国1家)、菲律宾2家、韩国2家、中国台湾3家。此外,墨西哥、巴西和匈牙利等国家也兴建了集装箱厂,全球总共大约60家。当时市场预测1993年市场需求大约160万TEU,而当时的实际总需求量不过85万TEU。一哄而上使得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
  ……
展开
目录
推荐序一良好的制度设计是企业发展的根基(陈清泰)
推荐序二转型升级需要信心,更需要耐力(麦伯良)
前言

第1章 诞生在历史的拐角处
中国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
历史选择麦伯良
蛇口的天是蓝的
探索者的荆棘之路
“蛇口的李先生”
看到人性的本质
中远参股
麦伯良选择了中集

第2章 十年改变世界集装箱格局
世界贸易与制造
预见产业转移
选择独立发展
违背大股东“意愿”
让世界认识中集
颠覆日本印象
发行上市异地扩张

第3章 成就世界集装箱领袖
统一成本考核体系
线尾收箱十天上线
让ISO9000标准根植中集
并购整合沿海布局
打破行业发展瓶颈
引进创新占领高端
把简单的产品做到不简单
栋梁之才修枝长成
创造资本市场神话

第4章 让集装箱装上轮子
从澳大利亚Trailer发现的商机
激情美国梦
探寻技术与市场
天助中集得通华
整合国内专用车市场
40年国企的蜕变
产销矛盾显现
车辆不是集装箱的简单延伸
学会做减法
建立中美互动
中集冷链北美露风头
探索“更好”的物流车
“联合”重卡
保质舍量志在长远

第5章 挺进清洁能源
牵手LNG
并购安瑞科
引发欧盟“反垄断”调查
又见TGE
从“打倒中集”到“拥护中集”
把握天然气产业的黄金发展期
传统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商务模式
沿用模块化制造理念

第6章 挑战深海走向高端
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战略性进入高端装备产业
从“莱佛士”到“来福士”
拿下COSL4
以我为主全球合作
海洋工程的批量化理念

第7章 架起通往世界的桥梁
探索多种经营的意外收获
逆境重生
直面世界级竞争对手
创新A380登机桥

第8章 迎接新的挑战
遭遇“民工荒”
“童年记忆”
转型阵痛
为产业升级支付巨额成本
组织结构瓶颈
经济进入下行道

第9章 升级·行动
金融危机唤起的启蒙
“不能再等”
如何升级
思想碰撞
达成共识
分层管理
放权
破解“101”
提升领导力
“上下同欲”

第10章 持续改善永无止境
探索精益管理
中集“梦工厂”
“ONE”模式诞生
寻找“ONE”模式突破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从“成本领先”到“技术牵引”
产融结合创造价值
集装箱创新在延续
中集“共同事业”在复制
结语“给我15年,还你一个世界级企业”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