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钢铁企业价值创造与盈利模式变化趋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460129
  • 作      者:
    戴淑芬著
  • 出 版 社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钢铁企业价值创造与盈利模式变化趋势》分析了“十二五”以及未来几十年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信息化渗透、低碳化发展以及国际化深入等,以及面对世界宏观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以及钢铁工业工艺技术发展的新阶段,钢铁企业价值体系在钢铁产品生产制造、钢铁材料服务提供、能源转化、废弃物消纳处理以及再资源化等方面的新拓展,在此基础上,联系宝钢和其他钢铁企业的实践,分析钢铁企业竞争力要素结构已经发生并且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并提出钢铁企业未来盈利模式的变化趋势。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信息化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渗透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20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1997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做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五”期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对信息化发展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做出了推行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一系列重要决策。“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包括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推动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和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采集和发布,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信息化发展已具备了一定基础,进人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更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1)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电话用户、网络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用户和宽带接入用户均位居世界第二,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的行政村。(2)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稳步上升。2007年,我国即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第一制造大国。200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额占全球l5%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的1/3以上。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部分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3)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效果日渐显著。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传统服务业转型步伐加快,信息服务业蓬勃兴起。金融信息化推进了金融服务创新,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产业结构升级
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现状
二、中国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三、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趋势及阶段性新特点
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对钢铁工业的影响
第二节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和模式
二、目前中国制造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三、钢铁工业服务化转型
第三节 信息化渗透
一、信息化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渗透
二、我国钢铁工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三、信息化助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
第四节 低碳化发展
一、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钢铁工业的低碳化发展路径
第五节 国际化深入
一、国际化的基本内涵和动因
二、中国钢铁工业国际化所处的阶段和存在的问题
三、全球钢铁业在国际化趋势下的发展特点
第二章 钢铁工业价值创造体系的变化趋势
第一节 钢铁产品生产制造
一、钢铁产品研发创新
二、钢铁产品绿色制造
三、钢铁产品升级替代
第二节 钢铁材料服务提供
一、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开发
二、钢材深加工
三、电子商务、钢材期货等在钢铁物流领域的发展
第三节 能源转换
一、能源转换过程及能源转换效率提高
二、能源结构调整
第四节 废弃物消纳、处理
一、内部“三废”的处理与回收
二、城市废弃物的消纳
第五节 再资源化
一、焦炉煤气再资源化
二、高炉煤气的再资源化
三、转炉煤气的再资源化
四、冶金渣的综合利用
第三章 钢铁企业竞争力要素结构的变化
第一节 产业链利润分配与转移
一、上游资源发展趋势
二、钢铁制造流程优势
三、钢铁企业向下游拓展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钢铁工业信息化建设
一、钢铁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
二、钢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化网络
三、钢铁企业之间的信息化关联
四、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对钢铁行业发展
带来的冲击及机遇
第三节 钢铁企业制造与技术创新
一、产品质量
二、生产成本
三、技术研发
四、差异化发展
第四节 钢铁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
一、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
二、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
第五节 符合社会规范的生产经营过程
一、符合资源节 约、环境保护的相关规范
二、符合相关劳动保护、人权保障的法规和思想
第四章 钢铁企业盈利模式变化趋势
第一节 盈利模式的内涵
第二节 钢铁企业的盈利模式架构
一、基于构成要素的钢铁企业盈利模式分解
二、基于功能视角的钢铁企业盈利模式分解
第三节 钢铁企业的盈利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一、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盈利模式分析
二、基于能源转换和资源再利用视角的盈利模式分析
三、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盈利模式分析
四、基于全球视野的国际化盈利模式-
五、基于无边界企业的盈利模式
六、基于服务商的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