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农牧结合模式。1980年初韩纯儒等在北京窦店研究以畜牧业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1986年刑延铣等在黄淮海平原地区研究的种草养鹅模式。1995年姜勇、曹志平研究的西安生态养殖模式和曲周县畜牧业生态模式。1997年王建国等研究的松嫩平原地区粮粮型农牧结合农业模式和粮草间种型农牧结合模式。
(6)农牧渔结合模式。如1983年,浙江农业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就在研究粮—桑—畜—渔良性循环模式,研究时间较早,而且较为深入;郭俊莞和袁从炜对张庄村农牧渔复合系统模式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郭俊莞又于1987年在江苏吴县研究了太湖地区典型农牧渔复合生态模式,提出了改进系统功能的具体措施。1990年王兆赛以粮—桑型、粮—桑—渔型、粮—桑—渔—畜型四种生态系统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1997年郑永华在四川合川市研究了稻鱼鸭复合农业模式,为水田深度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7)丘陵区生态农业模式。如1986年袁从炜等在云南丘陵地区不同的地形设计出不同的模式。同年,万勇等在四川丘陵地区研究农林系统模式。1997年严力蛟等以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山区生态农场的结构和生态、经济等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估。
(8)生态场农业模式。如1988年卞有生对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系统研究。同年,刘铁斌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对窦店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对其发展模式进行了评价。1992年,他又以黑龙港地区的曲庄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域农业系统基本发展规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