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萍(2004)认为从创业者的创业基础出发,可将创业粗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自主创业,又称独立创业,是指创业者通过发现商机,独立自主地组织各项资源进行白手起家式的创业。这类创业风险最大,但成功后的收益和创业者的成就感也最大,因此,许多创业者对自主创业趋之若鹜。二是脱胎创业,一般由企业内部掌握一定资源(如市场资源、技术诀窍或供应链等)的人脱离原企业,利用所掌握的资源重新创立一家独立企业的创业活动。这类创业在一些新兴行业或进入成本低的行业以及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出现较多。相对而言,这种创业风险稍低,成功的概率较大。但是,在市场经济体系较健全、法律法规较严谨的社会,这类创业可能会遭遇法律侵权诉讼。三是二次创业,包含企业内部创业和再创业两种类型,主要是指企业根据发展的需要或市场环境的变化,主动或被动地寻求新的商机,创立新的业务部门或进行转型经营等。在竞争环境日趋动态复杂、创新精神逐渐高涨的新时代,内部创业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成为企业不断发展的推动力。
张升正(2001)整合学者的观点以及高科技公司的实际状况,对创业种类和特性作了详细分析。他认为可以将创业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一是本业转投资,即由相关技术的产业转投资或公司内部移转出来的创业,具有人才充裕、技术成熟和短期资金易于获得的特性。二是异业转投资,即传统企业集团为寻求转型而投资于高科技新创企业,其特性是虽具有母公司的强力支持,但企业在陌生产业中发展面临较多的障碍。三是专业创业,即在相关专业领域有杰出表现的人才或团队,加上创业投资公司投资推动的新企业创建活动。由于创业团队在产业领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所以与产业间的关系紧密、联系密切。四是独立创业,即以特殊的技术或自有资金,实施基于产品创新的独立创业。这是难度最大的创业类型,不论在人才完整性、趋势掌握或是资金筹措上都有相当程度的风险。五是概念创业,即以创新的概念或构想为依托,寻求技术团队及投资者支持的创业。此种创业具有高度依赖市场机制的特性,在技术和管理上都需向外界招募人才,资金筹措难度也相当高,创业初期可能以自有资金投入,待产品进入早期大众市场后,再筹募下一阶段的资金。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