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闯关东纪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5066420
  • 作      者:
    杨春风著
  • 出 版 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史上大规模人口迁徒中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伟大的壮举。清朝中期,迫于生存压力,山东、河北等地的人们先后向尔北地区移民,开始了长达300年的闯关东历程。清政府的封禁、漫长的路途、上匪的幼掠、大自然的严酷和人烟稀少所带来的孤独感……经历了种种磨难后.往一片陌生而又全新的广阙天地中,这闯关东的人同时也完成了一次自身性格的重塑从面形成了东北人这一特色鲜明的新群体和独其一格的尔北地域文化。
展开
内容介绍
    闯关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移民活动,是世界移民史上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闯关东纪事》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以轻松的笔调,从史学、社会学的宏观视角出发,对闯关东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多方位的解读,着力展现了闯关东广阔而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闯关东人在东北特有环境下形成的历史风貌、民俗风情、性格特点等。《闯关东纪事》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是一本全面、完整反映这一重大移民事件的通俗性历史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摊丁入地”是中国赋税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改革,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就已在康熙的默许下,率先于广东和四川两省试行,却并不曾推而广之。所谓“摊丁入地”,即把丁银核入地亩,一切赋税皆由地出,丁随地起,丁地合一。出发点在于使纳税人的赋税与其财产相匹配,从而杜绝事实上早巳存在的“富室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反多徭役”之弊端,以此缓解无地贫民因无力缴纳丁银而隐漏逃亡的现象,以期达成赋税得以顺畅征收的目的。无疑这是一项相对科学又公平的征赋之法,却因严重有损于地主阶层与富户缙绅的利益(这些人向来以地多丁少为集体特征),而于过程中遭遇到了强烈反对与百般阻挠。难说康熙如何理解这样的阻力,总之在他有生之年没能将其全面推行。即使是雍正在最终下定决心推广之前,也还在捡这样的用词骂人:“摊丁之议,关系甚重,岂可草率从事……观尔近来所奏,每多涉于孟浪”。<br>    不过这份惹来指责的奏折,想来还是引发了雍正更为审慎的斟酌,使他很快就在再一份的同类奏折上果断批示:此事“实可准行”。这道朱批令各省督抚震动异常,却是事情已成定局。雍正二年(1724年),“摊丁入地”在直隶正式施行,接下来陆续推广到福建、山东、河南和浙江等十三省。未竟的事业由其子乾隆代劳,18世纪末基本上完成了这项一波三折又困难重重的赋税改革(东北三省因情况特殊,至19世纪中叶才开始实行)。<br>    “摊丁入地”多被视为“惠于贫民”的恩政,起码理论上如此,毕竟无地有丁或地少丁多是底层民众的一贯特点。然而凡事架不住运作,运作手艺的高超精妙,足以令一切事情于进程中改头换面,无论其原本的脸孔如何纯洁。<br>    不管哪个朝代,土地持有者与土地劳作者向来不能画等号,堪画等号的自耕农向来只占很小比例。自清朝伊始,贫民以租佃方式劳作于并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就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以雇工身份成为土地真正劳作者的贫民,也已越来越多。当贫民必得依赖向土地持有者支付地租或支取工钱来维持生计的时候,心肠不怎么厚道的土地持有者,也就总有机会使出万般花样,来尝试将核人土地的丁银重新转嫁给贫民。<br>    只是无论如何,天下间也还是从此再无丁银之说了。自古就紧箍咒般套牢在头顶上的正税之一,业已就此连根去除,且理论上将永不复现,不管以后的事态将会扭曲到何种程度。
展开
目录
序言  史学、社会学的解读与文学表述<br>大背景:在对故土丧失信仰之前<br>悄然膨胀的人口<br>精疲力竭的土地<br>人地失衡的罹难<br>难以为继的生活<br>闯关东:生存权利的征求形式之一种<br>当移植已成为生存的必需<br>当东北已然是唯一的去处<br>当迁徙遭遇到梗阻<br>当限制演化为封禁<br>当针尖与麦芒迎头相撞<br>当驱逐与迫返双双失效<br>穷则变:变通的只是对四季的追逐<br>时移事易,唯有解禁<br>被迫而为,扰抱琵琶<br>带我离开,到你所在<br>改朝换代,民生依旧<br>日月轮回,温暖得现<br>旧路新途,旧俗新意<br>人与地:我的福祉取决于你的肥瘠<br>农业:富足与对土地的感恩戴德<br>工业:尚存秋季之处即繁华所在<br>商业:兴起并发展于丰肥的热土<br>城镇:追随并繁茂着土地的四季<br>关东风:奔突于黑土地上的中华血脉<br>移民:古老的全球性血脉奔突<br>文化:白山黑水间的生命密码<br>风俗:以地域的姿态得以独立<br>语言:不易混淆亦不轻容相忘<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