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以武汉市社区考察为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957319
  • 作      者:
    彭惠青著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是我国社区建设中受到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居民参与的历程进行了勾勒,特别对21世纪以来居民参与的行动进程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提出了社区参与主体多元化,理性的行动加强了社区参与主体互信与合作的趋势的观点,通过对“熟人社区”和“陌生人社区”居民进行的个案访谈,探究行动一信任一合作的内在机理,为多方合作和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提供借鉴,对提升居民参与的能力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尽绵薄之力。
展开
作者简介
    彭惠青,女,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大学社区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城市社区建设方面的社会调查与研究工作,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国行政管理》、《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城市社区自治中居民参与的时空变迁与内源性发展探索》、《服务型政府与城市社区建设》、《两型家庭建设:内涵、实证与建构》等4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社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展开
内容介绍
    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是我国社区建设中受到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但也存在对社区参与的主体及相关研究不够,实证研究明显不足等问题。《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以武汉市社区考察为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居民参与的历程进行了勾勒,特别对21世纪以来居民参与的行动进程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提出了社区参与主体多元化,理性的行动加强了社区参与主体互信与合作的趋势的观点,通过对“熟人社区”和“陌生人社区”居民进行的个案访谈,探究行动一信任一合作的内在机理,为多方合作和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提供借鉴,对提升居民参与的能力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尽绵薄之力。<br>    全书共分为五章。<br>    第一章:导论。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基本概念的界定;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的研究现状与综述;研究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br>    第二章: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的历程与现状。简要叙述在单位制、街居制主导下的居民参与的路径、内容与特点;主要探讨在社区制主导下,随着体制改革与社会结构分化,社区建设的发展,以武汉市的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的实践为例,说明本世纪以来,政府在社区发展战略和策略上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结果;出现了社区参与主体多元化,价值理性的行动加强了社区参与主体互信与合作的趋势,社区建设出现了良好的开端;对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br>    第三章:武汉市社区居民参与的实地考察。分别选择B社区(新型房地产开发型社区)和G社区(传统式街坊社区)作为“陌生人社区”和“熟人社区”的代表,通过个案访谈的形式,研究政府与居民之间、居委会与居民之间行动一信任一合作形成的内在机理,分析由行动产生信任的影响因子,对两种不同类型社区居民参与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提出社区社会资本培育的共性与差异性。<br>    第四章:城市社区建设中多元参与主体与社区社会资本培育。提出各参与主体在社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路径和内容,提出政府、企业和社区自治组织在加强与居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培育社区社会资本方面,可以采取的一些具体的行动计划。<br>    第五章: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的培育。在社区社会资本逐渐增长的基础上,从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两方面加强居民参与的培育,走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建设之路。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br>一、选题背景及意义<br>(一)选题的缘起<br>(二)选题的意义<br>二、基本概念的界定<br>(一)城市社区<br>(二)居民参与<br>三、国内外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研究现状<br>(一)基础理论<br>(二)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研究现状<br>(三)国外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研究现状<br>四、分析框架<br>(一)研究思路及内容<br>(二)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br>五、研究方法<br>(一)研究方法的确立<br>(二)资料收集方法<br>第二章  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的历程与现状<br>一、单位制、街居制主导下的居民参与<br>二、社区制主导下的居民参与——以武汉市社区建设为例<br>(一)体制改革与社会结构分化<br>(二)“883社区建设行动计划”时期(2003-2005年)<br>(三)社区建设的探索(2006年至今)<br>三、城市社区建设的本土化发展与居民参与<br>(一)社区建设的内源性发展内涵<br>(二)社区行动的本土化烙印<br>四、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的缺失<br>(一)合作伙伴较少,参与的途径狭窄<br>(二)总体参与率不高,参与人群分布不平衡<br>(三)参与内容单一,层次不高<br>五、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br>(一)政府缺乏明确的社区行动纲领<br>(二)居委会角色错位<br>(三)社区社会资本薄弱<br>第三章  武汉市社区居民参与的实地考察<br>——对B社区和G社区的考察<br>一、B社区的居民参与<br>(一)年轻、热情、实干的团队<br>(二)门栋长的纽带作用<br>(三)居民参与的多样性<br>(四)业主委员会的功能<br>(五)“三位一体”的合作方式<br>(六)信任与合作<br>(七)B社区社会资本的形成与居民参与<br>二、G社区的居民参与<br>(一)“龙须沟”的变迁<br>(二)社区活动从买十几个腰鼓开始<br>(三)魅力型权威的感召力<br>(四)对弱势群体的关爱<br>(五)居民参与的多渠道<br>(六)信任与合作<br>(七)G社区社会资本的重建与居民参与<br>三、居民参与的共性与差异性<br>(一)居民参与的共性<br>(二)居民参与的差异性<br>第四章  城市社区建设中多元参与主体与社区社会资本培育<br>一、政府积极引导和推动社区建设<br>(一)政府参与社区社会资本培育的途径<br>(二)政府参与社区社会资本培育的内容<br>二、企业支持和参与社区事务<br>三、社区自治组织与社区社会资本培育<br>(一)社区自治组织的资源优势<br>(二)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br>第五章  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的培育<br>一、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的制度创新<br>(一)社区管理体制创新<br>(二)居民参与制度创新<br>(三)居民参与方式创新<br>二、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的能力建设<br>(一)塑造积极的公民精神<br>(二)培育社区自治意识<br>(三)开展广泛的社区教育<br>(四)提升参与能力<br>结语<br>参考文献<br>附录1  社区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调查问卷<br>附录2  社区居民需求调查问卷<br>附录3  武汉市W区“两型家庭”调查问卷<br>附录4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简介<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