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本靠走
“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这则幽默小文的第一句,也是50年代中国大部分地区交通工具的真实写照。
50年代的农村,不但绝大多数人在这一时期没有乘过公共汽车,就是自行车,也只有极少数有职工的家庭才有。北京市农村每百户拥有自行车数,1956年为13辆,1957年为16辆。人们的通行主要靠步行、畜力车、牲畜等,用独轮车(木轮)、大车、地排车(死胎)运输。闲暇时走亲访友,当时交通工具基本上没有,就只有靠两条腿用步子量着走了。
在城市,公共汽车虽然不断增加,但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毕竟在还不能完全依靠公汽出行。这样,自行车就成为机动车之外的主要城市交通工具。每千人拥有自行车的数量,1950年为0.038辆,1952年为0.58辆,1956年为1.14辆。
据1957年对全国23个城市,2615户工人家庭的调查,20岁以下的117户青年工人中,13.68%有自行车;21—25岁的977户青年工人中,20.57%有自行车;26—30岁的888户工人中,20.16%有自行车;40岁以上的工人中,17.2%有自行车。
到1958年,北京共有有轨电车九路,每一路都有不同颜色的车牌:
环路(白牌):平安里出发,回到平安里;
1路(红牌):西直门到永定门;
2路(黄牌):东直门到永定门;
3路(蓝牌):西直门到东单;
4路(浅蓝牌):西直门到东直门;
6路(粉红牌):虎坊桥到三里河(临时线);
7路(灰牌):崇文门到永定门;
8路(绿牌):西直门到体育馆;
1958年以前,上海的有轨电车有八路,无轨电车有十路,公共汽车共有四十九路。
有意味的是,北京的有轨电车没有“5路”,而上海的有轨电车没有“4路”,是1、2、3、5、6、7、8、12路。
1955年,上海公共汽车票价分为5分、1角、1角5分和2角四档;无轨电车票价分为4分、7分、1角、1角3分四档;有轨电车票价分为3分、6分、9分、1角2分四档。
1958年 7月25日,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简称市公交公司)成立,统一经营管理市内电车和公共汽车及附属工业单位,属上海市公用局领导。也是在这个月,市公交公司电车修造厂试制红旗牌大客车和第一辆铰接式大客车(无轨电车), 在北京、上海展出。
1956年5月11日上海《青年报》报道了一件事:4月一团支部在上海西郊公园举行一次主题会,支部书记通知大家:明天集体乘公共汽车去。当时有很多人提出意见说:“我们有脚踏车,可以直接去,在公园门口等你们。”
展开
然而,中国社会就是以这样一种不可逆转的姿态,用一个个老百姓的生活片段,演绎着一场传奇。
《中国生活记忆》选取的,都是那些能够触动人们记忆深处的生活中的小事。这些生活记忆,既能让经历者感叹,重新拾起对过去生活的记忆;又能让后来者了解,生活原来是这样。
——姚莉莉(东方网新闻中心副总监)
记录点滴生活 彰显社会进步
——于光远
改革开放结硕果 科学发展创伟业
——陈士能
记录辉煌历程 回味酸甜苦辣 分享精神财富
——李当岐
图片记忆生活 档案服务社会
——陈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