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历史回眸
第一章 民生问题:一个历久弥新的时代话题
一、民生问题的基本内涵与话语语境
(一)民生与民生问题的基本内涵
1.民生与民生问题的概念界定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之中的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之说,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①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20世纪 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孙中山对于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②“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③“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④
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与人民的生计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从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角度看,广义上的民生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由于不宜操作和把握,容易冲淡人们对于直接、切身、具体、真正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对民生大致是从广义角度来界定的。而狭义上的民生概念则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