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研究》按照“发现问题一理论解析一构建模型一实证分析一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以创新理论和效率理论为基础,采用要素、结构、环境共同决定系统功能的方法论体系,借助计量经济、数学规划、文献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具体分析方法,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一是厘清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概念。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本质是衡量农业科技创新投人、产出关系,而投入与产出关系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实际层面,即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实际有效产出与投入之比,本书称之为实际效率;另一个是可能层面,即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生产前沿面估计基础上的投入、产出关系,本书称之为前沿效率。前者,可以反映研究对象将农业科技资源转化为有效产出的实际状况;后者,则可以反映研究对象将农业科技资源转化为最大有效产出的可能状况。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包括上述两个层面。
二是建立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和创新效率测算模型,利用1990—2009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科技资金的实际效率呈波动变化特点,农业科技人员的实际效率呈稳步提高趋势,农业科技创新综合实际效率呈逐年提高趋势,农业科技创新前沿效率呈波动提高趋势。但是,2002年以后,不论是实际效率,还是前沿效率,都呈现提高趋势。
三是分析了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1990—2007年,在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主体层次上,研究与开发机构、企业和高等学校的农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整体上都呈增加态势,但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由研究与开发机构占绝对优势转变为研究与开发机构和企业不相上下的格局;在农林牧渔业层次上,行业间结构变化较小,农林牧渔业科技活动经费配置结构与其对农业GDP的贡献存在偏差,但是,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测算分析结果却表明,农业科技经费向林牧渔业配置并不能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效率;在农业产中、产后层面上,全社会农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并没有表现出“轻产后、重产前”的特点,而政府资金却表现出“轻产后、重产前”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是机构、资金、人员等系统配置过程,要优化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需要从整体上系统设计。
四是从供、需两个角度对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关键制度安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供给制度和难以形成有效技术需求的需求制度安排,造成了科技与农业生产实际的脱节,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以职能重组为核心建立面向产业的科技供给制度和以产权组合创新为核心重塑农业规模经营组织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供需对接,提高创新效率的制度创新路径。
五是分析了科技政策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科技政策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源集聚、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等途径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配置效率、规模效率和行为效率。我国在国家层面上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政策已经到位。但是,在科技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政府职能部门不协调、执行力度弱、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农业企业实际享受到的科技政策优惠十分有限。因此,完善科技政策形成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是发挥政策激励作用的主要路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