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05474
  • 作      者:
    宋希仁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哲学所做的系统、全面的研究。作者宋希仁以历时态的方式详细地梳理、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在伦理、道德的各个方面所作的论述,为读者完整地整理、深度地剖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哲学理论,是国内相关研究中非常厚重的一部。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早期人道主义道德理想
第一节 理想主义道德思考
一 一个伟大理想的起点
二 人道主义道德观念
第二节 能动性原则的发现
一 自我意识哲学的沉思
二 呼唤自由的道德
三 批判道德专制主义
第三节 精神自由的道德权利
一 出版自由是人民的特权
二 主义之争的道德良心
三 人民精神和伦理意志
疑难问题讨论(一)
怎样理解“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第二章 批判思辨幻想关注现实道德
第一节 关于森林法的道义辩论
一 行为规定的法理和道德
二 合理意志与道德正义
三 等级社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节 伦理关系的现实性思考
一 黑格尔国家伦理观批判
二 市民社会伦理关系分析
三 利己主义和人权
第三节 人的异化和人性的复归
一 个人主体与社会联系
二 劳动的异化和异化伦理
三 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
疑难问题讨论(二)
怎样理解权利与义务互为条件

第三章 社会道德调查和道德观批判
第一节 英国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一 英国社会的发展和道德蜕化
二 英国工人的道德状况
三 两种人生观和道德观
第二节 青年黑格尔派道德观批判
一 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道德观
二 道德意识和利益的关系
三 教养的道德及其思辨的秘密
第三节 “真正社会主义”道德观批判
一 “真正社会主义”的一般性质
二 抽象“人性论”、“泛爱论”批判
三 对海因岑“道德化的批评”的批判
疑难问题讨论(三)
怎样理解“从经验的、肉体的个人出发”?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思考
第一节 西方伦理学史上的道德思考
一 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道德观念
二 近代道德思考的特点
三 思辨哲学的道德概念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思考
一 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观的产生
二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
三 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道德
四 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道德
第三节 现实的人与人的本质
一 人的现实性及其本质
二 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
三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第四节 共产主义道德理想
一 政治斗争与道德理想
二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三 过渡时期的现实主义
疑难问题讨论(四)
怎样理解“利己主义与自我牺牲的对立”

第五章 《资本论》的道德哲学(上)
第一节 道德与道德社会学
一 道德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二 道德感与科学分析
三 伦理关系的客观性
第二节 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
一 “原始积累”的历史和道德
二 资本家与工人的雇佣关系
三 剩余价值生产中的劳资关系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协作和管理
一 生产中的协作和集体力
二 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两重性
三 所谓“公平的工资”
疑难问题讨论(五)
《资本论》价值概念之哲学意义

第六章 《资本论》的道德哲学(下)
第一节 商品交换中的伦理关系
一 商品生产伦理关系的历史演变
二 商品交换的伦理关系分析
三 商品交换的目的和手段
第二节 资本流通过程的伦理秩序
一 资本市场竞争的伦理特征
二 资本流通中的信用和投机
三 信贷道德的经济学评价
第三节 商业资本的伦理形态
一 商业资本的历史考察
二 商业资本伦理的论争
三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疑难问题讨论(六)
关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第七章 家庭伦理的人类学研究
第一节 人类的生产和家庭伦理源头
一 两种生产和伦理的起源
二 前伦理时代的两性关系
三 从野蛮到文明的规范意识
第二节 家庭伦理关系的演变
一 道德感分化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二 家庭关系的质变和夫权
三 家庭伦理关系的制度化
四 家庭权利关系的转化
第三节 家庭伦理关系的调节
一 自然选择和性关系禁制
二 从习俗到规范调节
三 婚姻离异的理论和实际
第四节 私有制和现代婚姻道德
一 个体婚制的道德意义
二 现代一夫一妻制的伦理
三 对婚姻幸福主义的批判
四 人类婚姻发展的前景
疑难问题讨论(七)
爱情的圣与俗以及婚外恋

第八章 道德哲学思想体系
第一节 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 杜林道德观的先验主义
二 道德观基础和道德原则适用性
三 善恶观的来源及其辩证关系
第二节 平等伦理观与社会公正
一 所谓“平等的基本公理”
二 平等观的历史发展
三 正义的根据和“自由社会”
第三节 意志自由和必然性
一 自由意志和意志自由
二 行为选择和责任能力
三 自由和必然性的关系
疑难问题讨论(八)
怎样理解道德的“应当”?
疑难问题讨论(九)
怎样理解伦理秩序?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