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比较研究
(一)国外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国外经济转型较成功的城市有德国鲁尔区、法国洛林地区、日本北九州地区等。关于德国鲁尔区和法国洛林地区经济转型的情况,请参见本书第四章第四部分。下面介绍日本北九州地区经济转型的情况。
北九州市为日本北九州北部的重要工业区和交通中心,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进口铁矿石和废铁,发展成为日本最早的钢铁工业基地,且目前在日本钢铁工业中仍有着重要地位。北九州地区以钢铁产业为主,化学、陶瓷产业也十分发达,它已成为日本的四大工业带之一。
1.日本北九州地区经济转型的原因
(1)矿产资源匮乏。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国家重工业发展的原料多以进口为主,因此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十分被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为鼓励本国煤炭产业的发展,采取了高昂的补贴措施。但是长时间以来,这种措施为国家造成了财政负担,不可长久为之。
(2)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日本二战后经济的复苏,日本的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此外,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是新兴产业,对高精尖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增加。长期工作在煤炭化工产业的工作人员很难适应时代的需求,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2.日本北九州地区经济转型的政策
(1)政府政策的扶植。20世纪60年代,日本转变了经济策略,由高昂的政府补贴措施转为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府在北九州地区兴办了一批现代工业开发区,吸引了大批区域外的新兴企业迁入工业区,并对这些企业给予了资金贷款方面的支持。此外,对于在开发区安排煤炭工人子女的教育等问题政府也给予重视。对于原煤炭生产场地进行复垦改造,改造成新的绿化区、旅游景点。综合上述有效的政策,北九州地区已经成功转换成日本新的高新产业区。
(2)劳动人员社会保障。日本政府出台政策:凡是原煤矿工人都要进行新技能技术培训,培训的费用由政府机构与接收单位负担;年龄满55周岁的员工实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让他们无后顾之忧;政府向每一名从煤矿退下来的工人发放就业安置手册,凡是持手册的人员每月都可以得到一定的生活补贴,直到找到新的工作为止。通过种种措施,日本的政府解决了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保障了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稳定。
(3)基础设施建设。日本十分重视对振兴煤炭工业基地所必需的道路、港口、住宅进行完善。日本国土面积小,因此非常注重土地资源的利用。日本在改造原煤矿工厂时特别注重通过对土地的重复利用来进行合理重建,并同时注重对河流和山林的保护.改造后,其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量外来的企业与投资人员。
(二)国內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1.辽宁阜新
阜新市地处辽宁省西北部,煤炭储量丰富,是新中国较早建立起来的能源基地之一。长期以来,煤炭经济在阜新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煤炭采掘、煤炭发电等产业成为阜新的支柱产业。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之前大规模的开采,作为老工矿城市的阜新市的煤炭储量急剧减少,大量矿井被迫关闭,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矛盾日益凸显。2001年12月14日,阜新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经过几年的实践,阜新市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经济转型之路,对同样为资源型城市的朔州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阜新市经济转型的背景。
第一,阜新市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困难。1996—2000年,阜新市GDP平均增长率为2.7%,其中连续两年增幅不到1%,是辽宁省倒数第:一名,比中西部地区还低。2001年,阜新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居辽宁省末位。〔1〕而阜新市不景气的经济形势与其单一的煤炭经济结构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阜新市的煤炭工业收入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70%以上,其他产业发展缓慢,民营经济十分脆弱。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和煤炭产业的衰落,阜新市的经济随之大幅下滑。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