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
例如,在做项目时,我发现因为横跨很多个部门,所以最难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而不是自己埋头干。所以,新项目立项,我就开始先分解自己要完成的部分与其他部门同事要完成的部分。自己做的,速度很快,所以不需要顾虑。最难的是那位最拖拉的同事的资料。我一般以回复资料最拖拉的那个同事的时间节点为资料汇总结束点。怎么判断谁拖拉,能拖拉到什么程度呢?因为平日我们在工作方面有往来,从平日回复邮件的速度,便可预估出他完成资料的时间。所以,我盯催资料的重点,自然是以他为参考系。整个计划,便以他的资料完成日为参照,展开。如此,我预估项目完成时间,一般比较准。
第三,要由此及彼,融会贯通。
知识和技巧有很强的通用性,因此,不能只满足于掌握正确的方法,还要不断内化知识,融会貫通。这样,效率才可能会一直提升。比如,有段时间,我发现,我的工作计划虽然很好,效率也还不错。但若想承担更多的工作,让自己再上一个台阶,相比较而言,效率还是有点低。怎么办呢?改进!说干就干,我自己制作了一张表,每10分钟记录一次,自己做什么。连续记录几天之后,一分析,吓我一跳。原来,我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了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上。比如找资料,自己明明有,却半天找不到,有一次为了找一份一个月前做的表,竟然花费了30分钟的时间。于是,我将所有文件分类存放,并给每个文件夹编了号,便于记忆;每个文件存储时,都有完整清晰的标题,而且要在后面缀上存储日期,这样便于搜索查询。由此及彼,往后我写邮件会注意标题完整清晰,一看就明白内容讲什么,这样便于收件人和自己检索;别人发给我的邮件,我处理和回应严格执行不过夜的原则,防止拖延和浪费时间;我发文件给别人回签,会在上面附一张表,清晰写上需要对方关注的重点和回签的日期,防止别人没完没了问我,占用我的时间;别人给我的文件,我会明确确认需要回签的日期,防止别人不断来催,浪费他的时间,打断我的工作……
第四,彼此回应,环环相扣。
计划、方法、技巧都有了,还要注意工作中的彼此回应情况。较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工作,比较容易出效果。但若一个项目和一项工作进行的时间很长,就难免疲惫,有所疏漏,自然也就会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这个时候,在制定长期的计划之外,我们还要学会有效回应。怎么回应呢?比如,一份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我们要尝试分拆成八到九段,每段都有一个起始和结束的日期。而后,再细分,尝试将每段嵌入到每周的工作中,而后,要评估这些工作在这周所占时间和精力的比例。一周开始之后,要在每天或每隔几天的工作中,明确徘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具体时间。这叫化整为零,逐个击破。对于整个项目而言,可达到彼此回应,环环相扣的效果。因为大部分的人擅长于一鼓作气做事,而会疏于跨时段断断续续的作业,所以,这类项目,往往会出现平日被忘,快结束时猛干的情况。平日被忘,忙东忙西,结束时丢下手中重要的活,猛干一件事,对时间资源是一种更大的浪费。
……
展开
——中国电子学会会士 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粱志立
你可以把李发文这些文章当小说看,这是一部职场江湖的武侠书,你也可以当管理案例来看,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是德鲁克经典的管理理念,也可以当做一部心灵成长的励志小说,作者可以帮助你排难解愁,与你一起成长成功。
——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工会副主席 奠剑蜂
看古叔写的东西,有种痒痒的感觉。他像一个邻居大哥和你晚上一起遛弯闲谈的时候,把一个个工作上的小事情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温和得不行。就这样,即使没经历,你也会感受到很多职场上、生活上的酸甜苦辣。
——僚小让
古兄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人也很风趣,所以写的有关职场成长、管理、职业发展等文章在豆瓣网深受欢迎,我也是其粉丝之一。这些文章总是寓深意于故事之中、含哲理于趣味之内,读来煞是好看。
——阿懒@栖息谷
古叔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一一详述,却没给人那种精英般高高在上的感觉,很平几地成长,接地气儿!
——殳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