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总裁日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837383
  • 作      者:
    《经理人》杂志社主编
  • 出 版 社 :
    龙门书局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做为带头人,如何在团队中提升成员的内心价值观和幸福感?
  做为管理者,如何在企业中合理放权又保证公司稳健前行?
  做为生活家,如何在处世中言行一致地塑造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总裁日记》里,你会找到权威解答!
展开
作者简介
    《经理人》杂志社,以“影响中国管理实践”为使命,针对CEO及准CEO阶层的棘手问题,提供原创商业思想和实效解决方案。BPA审计《经理人》发行量,居中国商业管理期刊之首。2005~ 2006年《经理人》与哈佛商学院合作,出刊《哈佛管理实践》;2007年至今,与纽约时报集团合作出版《天下智库》。2010年1月获“中国最具企业投放价值期刊”称号,2010年11月获“中国最具价值财经类期刊奖”。《经理人》还拥有《公司金融》、经理人网、经理人手机报、EDM经理人电子刊、经理人数据库等成熟媒体。
展开
内容介绍
  《总裁日记》是中国最杰出的16位企业家的管理心得与人生感悟。
  他们治理规范,领袖群雄;
  他们笑对人生,极尽潇洒;
  他们是:任正非、王石、俞敏洪、王传福、马云、许景南、刘强东、周海江、张茵、张亚勤、王中军、张近东、刘永好、董明珠、孙坚、曹德旺……
展开
精彩书评

  德鲁克对斯隆领导的通用汽车深度观察,写出了经典之作《公司的概念》。中国企业家的管理实践与管理学者的解码也正在完成同样的使命。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这是一次中国企业家精英的集体聚首,总裁们以毕生沉淀的经营思想与人生智慧,与你来一场痛快的“真心话大冒险”。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企业强大的秘诀在于“内功”,而“内功”的秘诀全在于“心法”,《总裁日记》就是商界的至高“心法秘笈”。
  ——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

  对职业经理人来说,最关键的是尊重人,带动人,把团队调节到最佳状态,去协力实现目标。读《总裁日记》看商界精英如何带队伍。
  ——如家酒店集团CEO,孙坚

展开
精彩书摘
  第5篇
  马云:员工的幸福就是
  辛苦加快乐
  马云,浙江省绍兴市人,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之后任教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1995年,在出访美国时首次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创办网站“中国黄页”。1997年,加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负责开发其官方站点及中国产品网上交易市场。1999年,正式辞去公职,创办阿里巴巴网站,成为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现任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他是《福布斯》杂志创办50多年来成为封面人物的首位中国内地企业家,曾获选未来全球领袖。
  ?我的幸福感来自哪里?来自10年以前,我看到小伙子,小姑娘们进入我们公司,今天居然这么能干,能够面对现实,他们的成长才是我的幸福感来源,你会发现有了他们,阿里巴巴会更好。
  总裁心语
  让员工内心幸福,做最具幸福感的公司
  以前我们把自己定位为最佳雇主公司,现在需要作出新的调整。我们认为,所谓的最佳雇主公司,其实还是停留在老板对员工的“我待你不错,你要感恩”这样的浅层次上,这违背了我们缔造企业价值观的初衷。我们觉得整个阿里巴巴的下一步,应该是将“最佳雇主公司”努力转变为“员工最感幸福的公司”。
  激发内心价值观
  也许我们的员工不是最有钱、不是收入最高的,但是他们在阿里巴巴工作是最有幸福感的,他们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对社会的影响,对家庭的影响。当然,作为公司来说,最终结果要增加他们每个人的收入。和他们讲宏伟理想后,结果员工的收入没增加,自己老婆都娶不起,每天还在吵架,房子也租不起等,我觉得这样的公司是缺乏责任、缺乏应有关爱的。员工必然不会对这样的公司尊重。员工的幸福是什么?就是辛苦加快乐。
  2010年,我们对员工的考核内容增加了一个目标,就是社会公益。我们觉得价值观是内心的、是你所做的行动。你不对社会环境有建设,你不会成长,你也不会有内心的幸福。
  阿里巴巴将全力专注在水的保护和种树上。由于水、食物和空气污染,患癌症病人几倍于青海地震遇难的人数。如果我们这代人不去改变,这个公司就没有前景,这个社会就没有前景。
  我觉得整个阿里巴巴在未来要唤醒员工对社会的关注、企业对社会的关注。为此,我们作了两个决定。
  第一个决定,整个集团每年将从营业额中拿出千分之三,专注于水的保护和种树。这个钱今天看起来很少,但明天看起来会很多,但是我觉得,这是我们对社会的承诺,也是培养员工的爱心,以及服务于社会的责任。
  另外一个承诺,要求包括我们支付宝的总裁、阿里巴巴的总裁、淘宝的总裁等在内的高管层,无论工作再怎么忙,每个季度都一定要抽出一天时间,一起坐下来,不讨论公务,只讨论水和树,这是我们对社会的承诺,也是对员工的承诺。员工有权对我们进行考核。
  关注社会公益,这是将公司从“最佳雇主公司”转向“最具幸福感公司”的一种方法,更是潜移默化地为员工在自己个人问题处理上,提供一种思维的切换方式。前年,员工就问我,他们要不要买房子?我两年以前告诉大家别买房子,租房子比较好,因为幸福感就来自于租房子。你买了房子,总共一个月的收入是7000块钱,5000块钱作了按揭,2000块钱请女朋友吃饭都不行。你如果2000块钱租房子,5000块钱跟女朋友在一起,人过得很幸福,然后永远有个梦想——我将来买个更大的。我认为幸福感,是你自己能够善于切换思维所带来的内心满足。
  你会更值钱!
  2010年,有一件事情让我矛盾了很久,就是要不要卖我持有的股票。卖股票不是我对公司信心下降,相反是要告诉员工,你更加努力的话你会更值钱。如果你今天卖股票挣点钱,你家人会对你感恩,你会觉得公司对社会影响很大。
  我不需要这个钱,但是为什么要卖?我必须做这件事情,我不想让我的员工觉得,马总没卖而大家就不能卖,我要让员工知道,这家公司是值钱的。
  没想到我把股票卖了以后,阿里巴巴股票就没好过,不过我相信会好起来的。我希望给员工传递一个信息,就是我们的股票是开放的,让更多人参与,让更多人理解这就是一个股票,大家如果被绑架,被绑架的人能跳到明天吗?不能!我个人的看法是,2009年很痛苦,但是我心安理得,我也希望今后大家理解那些真正的原因。
  做舒服的企业比做强做大更重要
  做舒服的企业更重要
  企业为什么一定要做强?为什么要做大?我认为企业要做好做舒服了,做舒服的企业,做好的企业比什么都重要。什么是好的企业,好的企业就是客户满意,员工幸福,股东觉得很放心,这样的企业我觉得才是真正好的企业。其实我们觉得做大有大的难受。养公司跟养儿子没有什么区别,不是多生几个儿子就会发财,一个糟儿子就能把你两个好儿子所有的资产浪费得一塌糊涂,所以我希望大家不一定要做大。
  小企业经常说,老板大了,很多人会帮你做的,大了以后你不用干了,我发现企业越大,我越累,孩子越大,担心越多。你既然在路上就不要后悔,选择了就去做,这是你在做企业的过程中,在路上一定有的经历。
  我为什么喜欢和小企业在一起?因为在他们眼中能看到希望、期待和梦想,而大企业我们看到的是KPI,看到的是竞争,看到的是IPO,看到的是上市、资本和股东,再大的企业回到当时的梦想,回到实实在在的你,回到当时你为什么为客户做,当时你的想法是什么。你选择了企业你就不要后悔,要不断地做好客户、员工和股东的工作。我想,做企业,做小有小的乐趣,我在日本走过一些小店,这个小店门口贴了一个牌子本店已经成立147周年,今天是147周年的纪念日,我很好奇地一看,两对老夫妻,一个女孩子说,我们这是做糕点生意的,147年以来我们只做糕点,从她讲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无比的幸福。
  另外一个故事。几年以前,星巴克的创始人、CEO霍华德?舒尔茨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到伦敦去出差,走过伦敦的牛津大街,这里是寸金之地,这里有一个很小的卖奶酪的门脸,卖奶酪跟卖盐一样,辛苦还不赚钱,里面坐着一个穿戴很干净的老头,他走进去问这条街的房租这么贵,你赚的钱能够付得起这个房租吗?老头说,买10英镑的奶酪再告诉你。他买了之后,说你到底付不付得起房租?老头说,年轻人,你过来,把头伸出去看看,这条街上的大部分的房子是我们家的。我们家世世代代以卖奶酪为生,除了卖奶酪不知道干什么,把这个钱买一个店面,今天卖成这个样子。我今天就喜欢做奶酪,我儿子还在做奶酪,我们祖祖辈辈觉得这是一个幸福的行业。
  企业做幸福了,你永远舒服,不要去跟人家比谁大、谁强。做快乐、幸福、愉快的企业,才会真正舒服。我一直认为,我们到这个世界来不是来做事业的,我们到这个世界是来体验生活的,是体验做人的愉快的。每个人就3万多天,在座的人和我们一样,每天过完之后,打一个叉,就越来越少好好过日子,不要老想做大做强,舒服就好。
  善待员工,带来的回报远超过想象
  我觉得管理一个企业最好的方式是文化,制度是去补充、弥补文化的。一个优秀的国家和优秀的企业必须用文化来做。大家一直认为,美国的强盛是因为美国有很好的制度,但是大家想想,美国的强盛离不开它的基督教文化,它是有文化、有宗教信仰的,整个法制是完善和补充整个基督教体系的。
  假如你没有一个很强大的文化体系,东拼一些,西拼一些,拿一些国外的法律制度未必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不是政治家,我们当不了政治家,我们现在的企业家讲着讲着就讲成政治了,好像比国家主席还大。我们都是企业,我们可以通过企业的手段,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去完善这个国家,去完善人类的商业发展。我觉得今天我们没有办法,也做不了一个城市的文化,但是我们可以做好自己公司的文化。文化,无非就是什么是你的使命,为什么做,怎么做?价值观体系、KPI还有考核,文化一定是考核出来的,文化不是贴在墙上的。有一个企业说,我们文化做得很好,有4本杂志,5个会办报,那个是宣传,没有用。我希望大家记住,你公司是否能可持续发展,你的员工是否幸福、客户是否满意与你是否有优秀强大的文化有关,制度是来弥补发展这样的文化的。
  我又要讲一个我讲了很多年的故事,这个故事影响了我,影响了我们的企业。1989年以前,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回来问,我们如何能够做到这样?这个故事就是说,丰田是如何打败美国汽车的?有人说战略重要,有人说设计重要,但是有一个故事说明问题。说在美国芝加哥,有一天晚上,下了大雨,有一个司机开了一辆车,刮雨器坏了,这个时候雨中来一个老人,这个人跑到车上把这个刮雨器修好。问他是谁?他说我是丰田的工人,我看到我公司的产品受到伤害,我有责任把这个修好。制度上不会让你去看到坏车就修理,是文化,让他做到这一点,我告诉大家,假如你拥有这样的员工的时候,你一定能够成功。而只有你用这样的心态对待你的员工,照顾好你的员工,你才有这样的文化和这样的员工。
  我也告诉大家,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企业也一定一样。绝大多数的企业认为机器比人贵,很多人买机器的时候讨价还价。我们聘请员工的时候,我们没有想过给员工带来好的条件,你没有这样想的话在21世纪一定活不好。今天是以人为本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时代,是数据时代,一定是人的创造力的时代。善待你的员工,投资在你的员工身上,他们给你带来的回报远远超过你的想象。什么是人才,人才可以培养出来。什么是养?就是给他失败的机会,给他成功的机会。你要看着,不能让他伤筋动骨,不能让他一辈子喘不过气来。
  我感谢我自己的这个时代,感谢自己所受的训练和教育。有人说中国的体制,培养不出像史玉柱、马云这样的人,我恰好是中国造的,失败的人永远会找到一些借口,成功的人永远在找方向。去年有一个同事跟我说,我忙死了,事情太多,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好,给他再加两件工作。因为他不懂得优先级,不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怎么授权于人,你不给他这样的训练,他不会成功的。要有一种好的方法去训练他们,培养他们,给他们机会。
  也有人说,公司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有一个企业的人跟我交流说,10年以前,他一年能够赚几十万元,现在一年能赚几千万元,公司越大他越没有幸福感。我觉得我现在越来越幸福感,我的幸福感来自哪里?来自10年以前,我看到小伙子小姑娘们进入我们公司,今天居然这么能干,能够面对现实,他们的成长才是我的幸福感来源,你会发现有了他们,阿里巴巴会更好;有了马云,阿里巴巴会走下坡路,因为我的年龄到了。
  每年,我跟我的各部门领导者,都要问自己这个问题,你聘请了谁,你开除了谁,你提拔了谁,警告了谁?这四件事情你做没做?你没有做你一定不是好领导,你不懂得如何培训别人,公司里面只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是丰富多彩的。企业就是一个生态链,企业就是一个野生动物园,我很高兴我们公司像野生动物园,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在各种人当中你怎么去发现他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一个领导者,你问他下面人怎么样?他说,下面的人都是混蛋,不是他招的。我说他们是混蛋,我希望你把他们培养的不混蛋,第二年如果他们更混蛋,一定是你不对,你更混蛋。我们要问这个问题,你们为谁做了什么?
  纵横观点
  阿里巴巴,做最好的自己
  49年前,当马丁路德金慷慨激昂地疾呼“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也许自己并不能确定此举将对美国乃至世界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今天全世界很多人,如同当年的马丁路德金一样,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与执著,为梦想打拼。阿里巴巴就是这样一家典型的组织,马云是这个组织的掌舵人。
  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梦想只属于那些愿意为之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组织或者个人。于企业而言,梦想即企业核心文化。一个企业也只有明确了自己的核心文化才可能在逆境中不气馁,在顺境中不迷失。
  梦想点燃激情
  在阿里巴巴成立之初,马云讲到了三点愿景:第一,将来要做持续发展80年的公司(后来改为102年,原因在于,从1999年算起,到2101年将横跨3个世纪);第二,要成为全球十大网站之一;第三,只要是商人,一定要用阿里巴巴。
  这种雄心壮志,这种对未来更长远的设计和思考,使得一群年轻人的热情迅速升温,虽然也有迷茫,甚至不乏盲目追随,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迅速聚拢并投入轰轰烈烈的创业大潮中,彼时,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创业艰辛,却也留给阿里人很多清晰而美好的快乐记忆;创业拮据,阿里人保持了优良的节俭意识传承至今。即便是在最艰苦的时候,马云居然还拒绝了很多投资商抛来的橄榄枝。理由很简单,那些投资太过短视或功利,那可能危及阿里巴巴愿景的实现。病急而不乱投医,这是常人很难做到的,而马云做到了。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而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三年。然而,对比阿里巴巴和世界范围内的长寿公司,我们会发现一个类似的特质,既在企业运营的初期,当企业还很弱小的时候,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宏伟目标。蓝色巨人IMB,1924年正式更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时候,还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销售打卡钟和磅秤的公司。20世纪50年代,东京通讯公司更名为sony,并致力于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各地品质低劣的形象时,日本制造代表廉价、低劣、品质差。
  他们有着西奥?多罗斯福式的共同追求:“尝试伟大的事情,赢取光荣的胜利,即使遭遇失败,也远胜过与既不享受多少东西也不承担多少痛苦的可怜虫为伍,因为他们活在不知战胜和失败为何物的灰色朦胧地带。”
  宗教般的文化管理
  2000年开始的互联网冬天使得许多互联网企业举步维艰,阿里巴巴也不例外。危难的时刻,阿里巴巴的文化管理走上前台,并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持续推动着阿里巴巴的成长。
  如果说创业的时候,阿里人是有梦想的,并且以艰苦奋斗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创业精神推动着梦想的实现,但是这些思想还停留在创业团队的脑海中或者言谈中,还没有上升到以正式的文本明确企业使命、目标及价值观,并大张旗鼓地号召利益相关者信奉并追随的层面。2001年以关明生的加盟为起点,阿里巴巴开始进行明晰而主动的文化管理。核心团队认真研讨并总结了阿里巴巴的企业使命、目标及价值观,于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作为阿里巴巴的理念被确立下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成了阿里巴巴响亮的宣言,多年未改。
  公司里的每个人不仅要对九大价值观倒背如流,而且也要在工作当中身体力行,并作为KPI考核中的重要部分,哪怕你工作业绩再好,但无法认同公司的价值观也要立马走人。
  今天,阿里巴巴价值观的“独孤九剑”已经演变进化为“六脉神剑”,但文化管理始终推动着阿里巴巴的变革。在阿里巴巴最为艰难也最为关键的三年内,马云就曾以“延安整风运动”来统一价值观,甚至不惜把没有共同价值观、没有共同使命感的人,开除出公司。同时,他还以“抗日军政大学”来培训干部团队,以“南泥湾开荒”培养销售人员。“他们有一套又一套训练有素的思想,我觉得完全不像是销售,倒像是公关。”这样的销售人员在阿里巴巴以万计数。
  事实上,在这样强大的文化统御下,不认同公司理念、不认同马云的人也会感觉很痛苦而选择主动离开。因为企业文化从来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形象,适合是最重要的特征,只有高度认同的人才能乐在其中。而一群高度认同某种公司理念的人团结在一起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因为无论是战胜自己的竞争对手,还是为客户提供服务,或者是解决内部争端,它都能使企业迅速达成共识,并采取快捷而协调的行动。
  尽管马云的文化管理会引致不同意见,如所谓运动式管理、舆论控制、思想洗礼、人治导向、“政治挂帅”、战争式的话语体系等一系列质疑甚至诟病,但是,文化管理确实极大地增强了阿里巴巴的创造力与凝聚力。这也又一次印证了理论界的研究结论。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世界范围内的专题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如同IBM前董事会主席小汤姆?沃森所说:“就企业相关经营业绩来说,企业的基本经营思想、企业精神和企业目标远远比技术资源或经济资源、企业结构、发明创造及随机决策要重要得多。当然,所有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经营的业绩。但我认为,它们无一不是源自企业员工对企业基本价值观念的信仰程度,同时源自他们在实际经营中贯彻这些观念的可信程度。”
  企业价值再思考:引领商业文明的新标准
  2009年9月,在阿里巴巴成立10周年庆典上,马云首次对全公司乃至全社会说,阿里巴巴的三大愿景之一是成为最具幸福感的企业。心理学家们对幸福感的定义,是指一个人比较深远、持久的满足感及成就感。而智联招聘的调查报告显示,职业人员,48%的人觉得压力很大,72%的人认为工作压力影响生活,68%的人认为自己有轻微到中度抑郁倾向,2%的人有严重的抑郁倾向。如此心态,何来幸福感呢?由此可见,阿里巴巴提出成为最具幸福感的企业正当时。
  不仅如此,而后的跟踪文件表明阿里巴巴对员工幸福感的诠释包括三个层次。
  (1)幸福感的基础层级是保障个体和家庭安居乐业。
  (2)幸福感的第二层级是帮助员工找到并实现其自我价值。
  (3)幸福感的第三个层级是群体的使命感。
  事实上,这是马云所领导的阿里巴巴对企业价值在思考的一个显性化表现。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曾经影响了中国的历代士子之心。而心怀天下,也一直是马云所领导的阿里巴巴的显著特点之一。尤其是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地区上市以后,这种可能性与历史责任则越发强烈。阿里巴巴在上市的第一天市值就达到200亿美元,一举进入全球前五名的阵营。阿里巴巴的上市,造就了4900名人均身家过百万的富翁,这些都是阿里巴巴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占有当时阿里巴巴员工总人数的1/3左右。这样一家独具影响力的公司,如何保持创业激情固然重要,而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思考如何成为真正的社会典范与精英。
  阿里巴巴的选择是:开放、分享、承担责任,成为促进社会发展主要的动力之一。对客户强调通过打造平等高效的电子商务平台,帮助无数的创业者成为阿里巴巴;对员工,承诺提升幸福感;对股东,突显丰厚经济回报之外的“投资了一家对社会有巨大促进作用,对社会承担巨大的责任,帮助就业,成就梦想的公司”;对同行,号召互相鼓励、互相分享,享受竞争的乐趣,心中无敌,无敌天下。
  这就是阿里人对“舒服的企业”的描绘,这也是社会精英应该具有的气度与格局,“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不气馁,不盲从,专注梦想;善创新,勤超越,勇担责任。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马云被推到风口浪尖,被自己的客户反诘与抵制,同时也承担着多重道德叩问。马云亦大呼委屈:“公司想挣钱是正常的,不想挣钱是不正常的……我们不是道德模范。”显然,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马云备受煎熬。不管企业自己如何定位,企业文化一旦传递给社会,各利益相关群体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企业身份进行定位,如同淘宝“为天下网商提供公平机会”的社会身份。一旦企业的行为与相关群体对企业身份的理解不符合,企业将面临强烈的质疑与考验,联想当年的裁员风波也与此相关。
  人们也许会淡忘,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是维持这种身份的前提。而这些显然是需要阿里人自己解决的问题。因为“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如何度过明天晚上,看到后天的太阳,相信白手起家的马云拥有足够的睿智和远见。坚守信念,坚持梦想,将引领阿里巴巴走得更远。
  ……
展开
目录
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献给中国的德鲁克和斯隆

第1篇
任正非: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
分权制衡,听得见炮声的决策
清晰的方向从灰度中脱颖而出
纵横观点 华为的平衡

第2篇
王石:错误是我永远的财富
企业家要承担“绿色责任”
攀人生的第三座高峰
纵横观点 向透明致敬

第2篇
俞敏洪:每一个今天都是走向明天的台阶
放权的前提是公司业绩不能滑坡
不要低估自己,不要低估别人
纵横观点从留学教父到教师首富

第4篇
王传福:品牌更是一种责任
越细分地垂直整合,整体毛利就会越往上走
比亚迪的三大梦想
纵横观点成长的轮回

第5篇
马云:员工的幸福就是辛苦加快乐
计员工内心幸福,做最具幸福感的公司
做舒服的企业比做强做大更重要
纵横观点阿里巴巴,做最好的自己

第6篇
许景南:打造品牌与资本的双重国际化
失落的姚明,纠结的匹克
角力耐克
纵横观点坚持就是胜利

第7篇
刘强东:用最简单的逻辑做最复杂的事
将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与员工分享股权
纵横观点京东之道,大道至简

第8篇
周海江:认准相对多元化之路
自主品牌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

第9篇
第10篇
第11篇
第12篇
第13篇
第14篇
第15篇
第16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