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权益也称为净资产,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之和,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 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股东权益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财务指标,因为股东 权益的账面价值反映了企业的自有资本。举个例子:当一家企业的总资产 小于其负债时,该企业就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局面,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股 东权益便消失殆尽。也就是说,如果此时对企业实施破产清算,股东将一 无所得。可以简单地说,股东权益金额越大,企业的实力就越雄厚。股东权益包括以下内容:(1)股本。股本指按照面值计算的股本金。(2)资本公积。资本公积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3)盈余公积。盈余公积又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提取公积金的目的是 为了应付经营风险。(4)法定公益金。一般按照企业税后利润的5%~10%提取。主要用于企业各项福利设施的 支出。(5)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是指公司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3.2企业的底牌——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调的约定,实际投 入企业的资本。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注册资本制,所以,在投资者足额缴纳 资本之后,企业的实收资本应该等于企业的注册资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须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 用。由于企业组织形式不同,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除股份有限公司对股东投入的资本应设置“股本”科目外,其余企业均 设置“实收资本”科目,核算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企业增加实收资本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将资本公积转为实收资本。(2)将盈余公积转为实收资本。需要注意的是,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均属所有者权益,转为实收资本 时,如为独资企业比较简单,直接结转即可;如为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 司,应按原投资者所持股份同比例增加各股东的股权,股份公司具体可以 采取发放新股的办法。(3)所有者(包括原企业所有者和新投资者)投入。巴菲特指出,分析实收资本要注意其是否与注册资本相一致。如果不 一致,需要进一步了解资金的到位情况,谨防企业虚增资本金的情况。一般而言,实收资本越多的企业,竞争优势越大。3.3看企业如何分流利润——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 积可以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上市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积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累计 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 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区别就在于其各自 计提的依据不同。前者以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章为依据提取;后者则由公 司自行决定提取。盈余公积的用途如下:(1)弥补亏损。按照规定,企业以提取的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当由公司董事会提 议,并经股东大会批准。(2)转增资本。企业把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批准。在实际操作 时,企业要按股东原有持股比例结转。盈余公积的提取实际上是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 一种限制。提取盈余公积本身就属于利润分配的一部分,提取盈余公积相 对应的资金,一经提取形成盈余公积后,在一般情况下不得用于向投资者 分配利润或股利。盈余公积的用途,并不是指其实际占用形态,提取盈余 公积也并不是单独将这部分资金从企业资金周转过程中抽出。企业提取的 盈余公积,无论是用于弥补亏损,还是用于转增资本,只不过是在企业所 有者权益内部结构的转换,如企业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实际是减少盈 余公积留存的数额,以此抵补未弥补亏损的数额,并不引起企业所有者权 益总额的变动;企业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也只是减少盈余公积结存的 数额,但同时增加企业实收资本或股本的数额,也并不引起所有者权益总 额的变动。至于企业盈余公积的结存数,实际只表现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组 成部分,表明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一个来源而已,其形成的资金可能表现 为一定的货币资金,也可能表现为一定的实物资产,如存货和固定资产等,随同企业的其他来源所形成的资金进行循环周转。P38-4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