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文献回顾
不同公司因其发展情景不同,在不同管理控制方式上集分权程度及偏好上出现的差异,又将形成不同的母子公司管理控制风格。现有母子公司管理控制风格的研究,主要沿着权力配置、交易费用和母合优势三条理论路线来探索的。基于权力配置的观点认为,母子公司管理控制风格是其组织内部权力配置的集中体现,Gamier(1982)指出,母子公司管理控制风格根据各子公司自主性权力大小分为高自主性和低自主性两种。Nobel和Birkshaw(1998)按照权力配置方式的不同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和协调风格归纳为集中化、程序化和社会化三种。覃斌(2002)则认为,按照母子公司管理集权和分权的程度,母子公司管理控制风格可归纳为集权、分权和统分结合三种;而基于交易费用的观点认为,不同的交易活动需要不同的组织安排来实现,母子公司内部管理控制作为组织及其成员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契约安排,需要根据不同的交易特点选择不同的制度安排。Bimbirg(1998)根据正式职权和非正式协调在内部管理控制中运用的比例不同,将组织间的管理控制风格分为市场模式、层级控制和混合模式三种;基于母合优势理论的观点认为,不同管控风格在业务、连接和公司发展方面的价值创造方式是不同的,根据总部价值创造的方式,将管理风格划分为战略规划型、财务控制型和战略控制型三种;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在Goold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按照集团总部对子公司进行管理时集、分权程度的不同,将管控风格划分为操作管理型、战略管理型和财务管理型三种基本的管控风格;埃森哲咨询公司则根据集团总部对业务和职能的介入程度将管控风格划分为资本投资型、战略设计型、战略控制型和运营管理型四种。尽管基于权力配置观关注的核心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环境特点配置组织权力,基于交易费用观则强调根据管理活动任务程式化程度、资产专用性程度和事后信息不完备程度配置内部控制机制,而基于母合优势观关注公司总部创造价值的方式。但从母子公司管理控制实践看,这三种理论路线指导的管理实践却是统一的。遗憾的是,现有的观点都主要来自于长期的案例观察或定性归纳的结果,并没有得到实证研究的验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