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明与抗生素早在巴斯德时代,人们就知道空气中的某些细菌能够抑制炭疽杆菌的生长,但是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直到1922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一种酶,这种酶可以存在于蛋白、盐类或某些细菌体内,可以溶解某些球菌,遂将其称之为溶菌酶。1928年,弗莱明存他的培养基上发现葡萄球菌被青霉菌污染了,青霉菌周围葡萄球菌的菌丝变得透明,甚至溶解消失。他又将青霉菌除掉,却惊奇地发现上述现象仍可发生,于是他断定这种起杀菌作用的物质是青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他称之为青霉素。以后弗莱明研究证实青霉素有杀死链球菌等细菌的功能,对人和动物的毒性很小,而且不会影响人体内的白细胞。弗莱明从事青霉素的研究达4年之久,后因青霉素性质很不稳定且大批量生产青霉素遇到困难,遂中止了研究。
1935年,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家弗洛里,还有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两人合作,莺新研究青霉素的性质,分析出青霉素不稳定性的原因及其化学结构,并解决了青霉素的浓缩问题,使大量生产青霉素成为叮能。1943年青霉素第一次成功地用于治疗病人,临床证实青霉素对猩红热,梅毒,白喉,脑膜炎,淋病等传染病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青霉素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青霉素诞生以后,各种其他抗生素陆续被研制成功。
1944年,美籍俄国人瓦克斯曼按照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原理,从灰链丝霉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出可以杀死结核杆菌的抗生素,使曾经长期困扰人类的结核病终于得以控制。1947年又发现对胃肠道细菌有特效的氯霉素,1948年发现金毒素,再以后四环素、土霉素等抗生素陆续被发现并用于临床,抗生素的发现是20世纪药物学和治疗学的重大进步。
X射线这是1895年的一天晚上,在德国某城一个科学家的家庭里发生的故事。
物理学家伦琴(1845-1923)啃了几口面包,就义同到实验室去了。妻子贝塔立刻走出卧室,包了一些食物,怒气冲冲地给伦琴送去。此时,伦琴正在实验室里聚精会神地做着实验。他把一本厚书放在相距大约两米远的一架荧光屏与一只克鲁斯管之间。
“你究竟还要不要吃晚饭?现在都已过深夜12点了。”贝塔到实验室,板着脸,大声对伦琴叫道。
“喂,亲爱的,快来看,我发现了一种新的射线。你看,它能穿过两米厚的空气,还透过这本厚书。真是太神奇了。”伦琴看到妻子来了,立刻高兴地手舞足蹈。
妻子刚进实验室的时候,可没有在意伦琴的实验。听到丈夫神秘而激动的声音,好奇心也来了:“你再做一遍,让我从头看一下吧。”
“好的!”伦琴对妻子说,“不过,你得帮我一下,请拿着荧光屏,逐渐退远去,这样我们就可以测出射线的射程了。”
妻子照伦琴说的去做了,可是,刚走一步,只听她突然惊叫起来:“啊——,亲爱的,快来看我的手。”
“你的手怎么啦?是不是被刺痛了?”伦琴赶紧抓住妻子的手,关切地问。
“不是的,你快看屏幕上面。”贝塔神色惊慌地大声说。
这时,伦琴立刻看到荧光屏上清晰地显示出贝塔手指的骨骼影像,“喔——真是奇迹,真正的奇迹。”伦琴惊喜地叫道。随即一个新的设想在他的脑中出现了:“亲爱的,你把手放到荧光屏前回去,我给你的手照一张相。”
妻子把手放在克鲁克斯管附近的用黑纸包好的底片上。不一会儿,伦琴便把照片洗出来了。这是妻子的一个完整的手骨影像,连她戴在无名指上的结婚戒指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亲爱的,我们可有了一项世界上了不起的发现了。这张照片,就是我们奉献给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50岁的伦琴挥动着照片,激动得跟孩子一般。
“对,亲爱的。但是,造就这奇迹的看不见的射线究竟是什么呢?”
“啊!这可是种神奇的射线。”伦琴喃喃自语,“称它什么好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