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在欧洲,诸多运营商所遇到的早期推广问题,很大一部分也来自于与2.5G相当的终端的缺乏。经过几年的努力,终端的问题目前已基本得到解决。各主要运营商所公布的2005年3G终端(WCDMA和GSM双模)已可与2.5G在各主要功能要素上媲美,相信在国内运营商正式推出商用时,终端将不再成为一个瓶颈。结合3G技术标准的特性,消费者对于网络外部性预期将会考虑到移动终端的现状、未来终端的发展趋势(手机智能化、集成化),同时消费者也会针对技术标准的技术特质予以预期并加以考虑,比如该3G技术标准的运作平台、操作系统、芯片等。
在终端供应的问题基本解决后,价格便成为运营商所关注的重点,因为消费者对于采取某一种技术标准的成本以及价格也要进行一定的理性判断。对欧洲终端市场的分析均表明,存在一个250~300欧元的“终端门槛价格区间”,在此价格区间以上只有追求新鲜的早期使用者购买(小于市场总量的10%),在此价格区间以下大众市场才真正启动。因此,欧洲运营商提高了对3G终端的补贴力度使3G终端价格降至大众市场的门槛,从而拉动了大众市场的消费。对于中国市场的分析显示,对于客户来说,这一“门槛价格区间”在2500~3000元人民币,而同时,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将购买手机作为一次性消费,因此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更多消费者希望运营商对资费进行补贴。基于以上因素,同时考虑到在中国3G从牌照发放到商用全面推出将有1年左右的时间,相信3G终端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因此对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来说,进行大规模手机补贴的必要性和压力将小于国外运营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