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辉煌崛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2882
  • 作      者:
    黄黎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新时期的历史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探索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基本的实践,是通过改革来加快发展,在探索中不断地前进。改革开放的第一个10年,我国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1988年以后,由于经济运行中许多深层次矛盾突出地显露出来,包括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以及西方国家随之实行“经济制裁”的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缓,增长幅度明显下降。198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比1987年增长11.1%,1989年仅增长4.1%,1990年又降至3.9%。发展速度缓慢,不仅给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造成多方面的压力,而且使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难以有突破性的解决。这些情况表明,经过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的问题使中国又面临着一个历史转折关头。
展开
精彩书摘
    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应构筑的机制基础有了较为清晰的设想。这在思想认识上,较之于以往又前进了一大步,为党的十四大最终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作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经过充分酝酿,尤其是征求各方面意见,得到普遍赞同的反映之后所作出的重大决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党的十四大的突出特点和最大贡献之一,还在于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新的概括,充分肯定了这个理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把这个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式载入党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崭新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如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理论和伟大实践同毛泽东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一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和伟大实践是同邓小平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的。在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合乎国情,顺乎民意,能够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使我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交接/1
一、改革开放面临“过大关”/1
二、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担当重任/9
三、冲击思想的“困围”/24

第二章 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34
一、南方谈话及其影响/34
二、新一轮思想解放的浪潮/53
三、党的十四大召开及三大决策/68

第三章 改革开放大潮再起/98
一、住房制度改革及“房地产热”的形成/98
二、股份制改革与“股市潮”/112
三、全方位、宽领域对外开放/125

第四章 与市场经济接轨/136
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新起点/136
二、推进价格和流通体制改革/146
三、劳动制度改革迈开新步伐/154

第五章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168
一、粗放型增长暴露出弊端/168
二、宏观调控机制的运用/176
三、建构新的财税体制/187
四、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体制改革/199
五、宏观经济“软着陆”成功/207

第六章 跨世纪的发展战略构想/217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17
二、精神文明建设跨世纪的纲领/229
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240

第七章 把什么样的中国带人新世纪/250
一、世纪末的路向选择/250
二、党的十五大:举旗、定位的盛会/257
三、沉着应对国内外风险的挑战/271
四、扩大内需,再造新的经济活力/292

第八章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30l
一、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301
二、混合所有制结构新格局/317
三、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实施西部大开发/325
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步伐/338

第九章 推进和深化配套改革/348
一、治本之策:深化金融改革/348
二、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规范/357
三、建立城镇住房新制度/364
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373

第十章 “走出去”战略与对外开放的新格局/384
一、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384
二、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398
三、加入世贸组织的艰难历程/403
四、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411

第十一章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416
一、启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416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430
三、积极开发人力资源/444

第十二章 依法治国与政治体制改革/457
一、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457
二、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477
三、稳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489

第十三章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502
一、香港回归祖国/502
二、世纪之交,澳门归来/52l
三、努力推动台湾问题的解决/526

第十四章 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539
一、面向新世纪推进执政党建设/539
二、开展“三讲”教育,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素质/544
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548
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553
五、开创党的组织建设新局面/564

第十五章 在新世纪发展的道路上/576
一、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576
二、走科学发展之路/593
三、再创“中国奇迹”/60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