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国摸对了石头
为什么我们老能摸到石头?不是因为我们运气好,而是因为底层总有变革的要求。在中国,只要认真摸,总会摸到石头,终会走出一条路来。1840年以后,中国一直学别人,然而中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有自己的人民,有自己走过的路……
世界经济版图面临重塑
中国模式的世界影响
“弯道超车”的智慧与风险
PPI会传导到CPI上去吗
比注资更重要的是什么
中国金融体系的“免疫力
“积极”成政治热词的思考
在领导面前制度为啥“缺钙
要大力删减八种话
官员媒体述职的表功之嫌
“面子”情结的障碍
也谈敬畏意识
抽签选官之中的理性
好人主义盛行的忧思
地方官员“涂脂抹粉”的背后
“会议经济”勃兴的背后
垄断与内需同根相煎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金融危机当前,政府既想打破垄断,又要扩大内需;垄断行业要维护其垄断利润,老百姓未雨绸缪要捂紧钱袋子。垄断与内需成了同一根豆萁上的两颗豆!
宽容与促进“非正规就业
扩大消费需求断想
促就业应向何处使劲
公平竞争保障“自家和尚好念经
补贴农业不如放开粮价
粮食危机何尝不是机遇
“打破垄断”是正确的观点吗
不要误解了“打破垄断”的原意
再辩“打破垄断”的原意
政治生态环境经不起折腾
中国政治生态环境面临着恶化,它是一种“隐蔽的秩序”,通常处于潜伏状态,社会能见度低,因而人们难以观测和判断。其深层根源在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互相脱节,行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互相脱节,实行“党内民主”与扩大“基层民主”互相脱节。必须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和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治理和遏制地方政权退化、异化的现象
……
危机考验政府管理能力
制度缺陷成权利的试验场
领导干部的“回头率”从哪里来
开发官场的收益与风险
权利不能总是脱缰裸奔
民意是个好东西
官员亚健康状态揭秘
奥林匹克风吹鼓了大国心态
文明成了不文明的拐杖
文化“产业化”诱发的全民媚俗
专家缘何成了“砖家”
公共危机彰显体制优势
冷眼看世界,另眼看中国
“第四权利”的道德边界
晒晒我们的幸福指数
东土的和尚和西天的经
内容摘要
中国的商业变革是一场由国家亲自下场参与的公司博弈,存在着必然性与先天的不公平性。只有进行了全景式的解读后,我们才可能透过奇迹般的光芒,发现历史深处存在着的那些迷雾,才可能在为经济增长率欣喜的同时,观察到另外一些同等重要却每每被忽视的命题,如社会公平的问题,环境保护的问题,对人的普遍尊重的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