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时报》2009年11月9日马丁·沃尔夫的文章“新动向”称,21世纪以来有五大趋势:金融资产相对于世界产生大幅度增加;金副革新、尤其是衍生品创新掀起浪潮;重视交易基于市场的新型金融出现,尤其在美国;金融业迎来新的参与者,主要是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金副全球化,跨国资产总价值猛增。先后推动这一切变化的是解除管制、技术革新和金融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直接扭转了此前的许多趋势,它似乎必定会带来一些永久性的变化。第一:西方(尤其是美国)金融模式的优势地位不再明显。第二:潮流转向管制。监管将加强,管制之网的漏洞将减少。第三:金融全球化受到质疑。其结果必将是一定程度的“重新国家化”,至少银行业是这样。第四:对各国通过降低标准来吸引金融业务的容忍度将大减。第五:不受约束的市场将受到控制。危机前盛行的证券化已崩溃,不大可能重现。金融世界整体上将变得更安全,但创新力下降。第六:在没有一个霸主的模式情况下,各国将选择适合自身目标与传统的金融制度。此外世界经济活动与储蓄的重点发生转移。中国经济的年储蓄额按市场价计算已经与美国不相上下,随着中国经济继续增长,再加上其比率很可能会继续上升,中国的绝对储蓄额将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这将改变金融业的性质,也将改变关于金融的哲学:对大多数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业的存在是为了推动经济沿着基本由国家决定的发展道路前进,它不得不决定经济中的资源分配。无论是法国、德国还是日本都不曾接受金融扮演这种角色,中国也不会接受。新兴国家的金融总资产累计起来仍远远低于美国和欧元区,也低于日本。然而新兴市场的发展非常快。这意味着新兴经济体将日益主宰金融监管,美国主导的旧世界渐渐消亡。
29.2009年全球失业人数创纪录
法国《20分钟新闻》网站2010年1月27日报道称,国际劳工组织周三称“去年全球失业率是6.6%,失业人数创纪录地接近2.12亿人。与危机前的2007年相比创纪录地增加了3400万”。与2007年相比,2009年全球失业率上升了0.9个百分点。2009年底,东亚的失业率大约为4.4%,而中欧、东南欧和北非的失业率却超过了10%。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