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生态社会主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85350
  • 作      者:
    时青昊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生态社会主义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以来,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思潮和运动。生态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友邻流派,它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但可以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借鉴。只有参照科学社会主义,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立场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对生态社会主义进行对比和评价。这是全书的立足点。本书简要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生态社会主义;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动因进行了说明和分析,详细说明和评价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的新观点;论述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及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生态社会主义概述<br>    第一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背景<br>    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衰落<br>      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也有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二战以后,整个国际工人运动开始进入低潮。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由此引起了相应的阶级结构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工人阶级的队伍日益缩小,而且逐渐“丧失了阶级意识”;中产阶级的数量日益增长,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成分,尽管他们在丰裕的物质生活中也对资本主义怀有不满,但是,他们无论是在物质生活方面还是在精神生活方面,都和传统的工人阶级不同。与此同时,丰裕的社会财富也使统治阶级获得了较大的回旋余地,可以通过政策调整,来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社会稳定。<br>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工人运动在西方国家普遍走向衰落。西方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工党建立的所谓“福利国家”,并没有为彻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西方国家的共产党提出的“欧洲共产主义”,也因各种原因没能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引起了种种负面效果,这对西方的左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国家的激进分子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从整体上来看,国际工人运动处于低潮。<br>     但是,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未消除。随着工人运动的衰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在其他方面日益凸显出来,如:战争危机、核危机、生态危机、女权问题、人的异化,等等。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危机,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现实,为了消除资本主义制度弊端,西方的广大民众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社会变革道路,这是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另一个政治背景。<br>    ……
展开
目录
    绪论<br>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br>    二、选题意义<br>    三、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br>    第一章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生态社会主义概述<br>    第一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背景<br>    一、环境危机的出现<br>    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衰落<br>    三、“新社会运动”的崛起<br>    四、后现代主义的勃兴<br>    第二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br>    一、“红色绿化”阶段<br>    二、“红绿交融”阶段<br>    三、“绿色红化”阶段<br>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br>    一、用“生态危机”理论补充马克思主义<br>    二、生态危机的根源<br>    三、克服生态危机的对策<br>    本章小结<br>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的新变化和动因<br>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的新变化<br>    一、对苏联和东欧生态教训的反思<br>    二、提出了关于生态帝国主义的新理论<br>    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更加深刻<br>    四、经济政策更加务实<br>    五、在政治理论方面更加重视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br>    六、在指导思想上反对“新无政府主义”<br>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新变化的动因<br>    一、苏东剧变后西方大左翼阵营的变化<br>    二、生态帝国主义的猖獗<br>    三、绿党内部各派力量的消长<br>    四、后现代主义的衰落<br>    本章小结<br>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新观点——反思与批判<br>    第一节  生态社会主义对苏联生态教训的反思<br>    一、“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br>    二、苏联的生态教训<br>    三、从“增长极限”的角度分析苏联粗放型增长模式<br>    第二节  生态社会主义对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br>    一、从早期生态殖民主义到当代生态帝国主义<br>    二、生态帝国主义之资源掠夺<br>    三、生态帝国主义之污染输出<br>    四、生态帝国主义之生态战争<br>    本章小结<br>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新观点——变革与途径<br>    第一节 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解决生态危机的前途<br>    一、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br>    ……<br>    第五章  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和启示<br>    结语<br>    参考文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