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而示之不能
能而示之不能,是全面隐藏自己军事实力的一种计谋。简单地说,就是能打者先装作不能打,让敌手不疑于己,无备于己,轻视于己。只要这种迷惑敌人的计诈实施成功,便可寻找时机,向敌人发起突然袋击。古代兵家认为:凡事有其名而无其实者必败,有其实而匿其名者则胜,善用兵者,用诈示形,一般不暴露自己的真正实力,使敌人难以准确地探知我方的军情虚实,才能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春秋时期,楚国派斗越椒为大将军率军讨伐郑国。郑国方面派出公子坚、公子庞、乐耳三人领兵拒敌,采取据坚固守的战略,不与楚军直接交锋。楚军连日挑战,郑军只是不理。斗越椒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军力,便每日与诸将在营帐内饮酒作乐,让手下将士四处掠夺,造成军纪不整、战斗力涣散的假象。郑国的侦察兵多方打探,发现楚军是一群没有凝聚力的乌合之众,便向郑军主将汇报。公子坚认为:楚军四处掠夺,兵力分散游荡,大本营必然薄弱;楚将天天饮酒,心中必然懈怠。如果夜间劫营,一定能获大胜。于是郑军分为三队,离开守区,直扑楚军大营。远远望去,只见灯火辉煌,笙歌嘹亮。郑军呼啸呐喊,杀进营去。这时,早已作好充分准备的楚军从四面冲杀而出,郑军大败,三名主将都当了楚军的俘虏。斗越椒故意制造军纪涣散的假象,引蛇出洞,而郑军不做周密调查,盲目轻信,正中楚军诡计,结果一败涂地。了解对方实力,切不可仅从表面浅探,必须深加究察方可。
能而示之不能,不仅大规模的战役如此,就是轻兵相接,也可以用此诡道。据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三记载,北宋熙宁年间,党项母梁氏率军队进犯宋朝庆州大顺城。守将林广先让守城部队用残弓弱弩进行射击,箭力甚弱。敌军以为守城弓弩的射程不远,便向城墙涌去。这时,林广调集强弓劲弩,一起发射,敌军死伤惨重,相拥而溃,不敢再靠近大顺城。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