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威慑作为一种军事对抗,充满着有形的实力较量,更凝聚着无形的智慧角逐,是避免战争爆发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世界各国在实施海上威慑时受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客观因素主要指国家海上利益、科学技术、海上力量、海上战略环境等;主观因素主要是指政治、经济、国家海上战略等。主客观两种因素对实施海上威慑起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讲,政治决定海上威慑的基本性质和目的,经济实力是实施海上威慑的根本支撑,国家海上利益是实施海上威慑的根本动因,科学技术进步是海上威慑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家海上战略主导着海上威慑战略的运用,海上军事力量是实施海上威慑的客观基础,海上战略环境是制定海上威慑行动的直接依据。一、政治和经济因素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达成政治目的的特殊手段。同样,实施海上威慑无法脱离政治为其规定的轨道,始终要受到政治目的的支配和影响。可以说,海上威慑是政治斗争的高级阶段,它作为海上军事斗争的方略,必然要受到政治的影响和制约。
政治制约着军事威慑行动,决定军事威慑的性质和目的。海上威慑作为军事威慑的一部分,同样服从服务于政治。海上威慑是一种军事战略,是为实现国家政治目的服务的。实施海上威慑战略能否获得成功,主要取决于政治目的与军事手段能否正确结合。
政治对海上威慑的制约与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政治决定着实施海上威慑的目的。在海上军事斗争中,每一方都力图通过海上军事手段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海上威慑服从于政治目的,完全依赖于政治需要。海上威慑与政治紧密相联,它来源于政治,并为政治服务,政治对海上威慑的主导作用在于政治规定着海上威慑的最终目的,实施海上威慑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国家政治目的和利益的实现。可见,海上威慑的目的是随政治目的的变化而变化,离开政治指导的海上威慑是没有基础的。同时,海上威慑所显示的不仅是海上军事力量之间的抗衡,而是国家之间政治的较量。在政治主导海上威慑决策的过程中,海上威慑对政治具有反作用,实施适时的海上威慑行动可以促使旧的政治矛盾解决,新的政治关系出现,而实施错误的海上威慑行动可能使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酝酿和导致更为严重的政治冲突乃至海上局部战争。
政治决定着海上威慑的性质。实施海上威慑行动是为国家和国家集团的政治服务的,一个国家的政治必然决定着实施海上威慑的性质。不同的阶级、国家、国家集团之间,有着各自的利益和追求,即政治目的。而政治目的又决定着海上威慑的性质,政治目的发生变化,海上威慑的性质就会随之改变。实施海上威慑行动正是为适应不同的政治目的及其变化而制定的。霸权主义国家奉行的是霸权主义政治,为推行扩张政策,实现称霸目的,所进行的海上威慑行动必然是非正义的、侵略性质的行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