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大国大幅调整核政策,核裁军迈出大步伐
源于苏美对抗而愈演愈烈的核军备竞赛由于冷战的结束得到缓解。进入新世纪后,在世界和平潮流的强力推动下,虽然美俄核裁军进程出现一波三折,但核裁军这一大趋势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首先,美俄均确认时代主题和相互关系性质已发生改变,并分别对核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2002年5月,《俄美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进一步确认俄美“相互视对方为敌人或战略威胁的时代已告结束”,双方走上了21世纪新关系的道路。美2010年《核态势评估报告》断言,“全球核大战威胁已不复存在”;2010年《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也认为,当前形势下“针对俄使用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大规模战争可能性下降”。
其次,美俄核武库规模进一步压缩。1987年,俄美达成《中导条约》,开启了俄美核武库在数量上向下平衡之先例。1991年,美俄签署了《第一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标志美俄进入大幅度削减战略核武器时期。小布什执政时期,美排斥传统军控与裁军,执意退出《反导条约》并发展新型核武器,致使国际核裁军进程停滞不前。但在此期间,美国仍然采取了一些单方面的裁减措施,如2007年12月,小布什政府就宣布要将美国核弹头数量裁减到1991年时的1/4的水平。同时,俄受制于经济能力,核武器退役速度也在加快,补充步伐放缓,核武库规模不断减少。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美俄核裁军进程得以重启并取得成果。2010年4月8日,美俄签署新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拟在议题生效7年内,即2017年,完成将各自部署的核弹头数量削减至1550枚,将已部署的运载工具和未部署运载工具削减至800件,其中部署为700件。美军核力量的调整方案:将战略轰炸机由94架压缩到60架,在保留14艘战略核潜艇的同时将每艘的导弹发射管从24个减少到20个,并承诺任何时候部署的核导弹发射管均不超过240个。2010年12月22日美国参议院批准了新条约,2011年1月26日批准了新的核裁条约。
……
展开